logo

  • Academia Sinica / 
  • Sitemap / 
  • MH Login / 
  • 中文
  • 正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 Events
    • >  News
    • >  Academic
  • About IMH
    • >  Introduction
    • >  Director’s remarks
    • >  Organization
    • >  Advisory board
    • >  Research plans
    • >  Research findings
    • >  Honors
    • >  Admin Staff
  • People
    • >  Research fellows
    • >  Corresponding Research Fellows
    • >  Adjunct research fellows
    • >  Postdoctoral fellows
    • >  Doctoral candidate fellows
    • >  Research Groups
  • Activities
  • Publications
    • >  “Hot” publications
    • >  Historical sources
    • >  Monographs
    • >  Bulletin
    • >  RWMCH
    • >  Conference Volumes
    • >  Other publications
    • >  Hu Shih Publications
    • >  eBooks
    • >  Non-IMH publications
    • >  Search
    • >  Order
  • Academic exchanges
    • >  List of Partner Institutions
    • >  Visiting scholars
    • >  Life and work
    • >  Visiting scholars program
  • Resources
    • >  Research Resources Links
    • >  Special displays
    • >  Video
    • >  Picture of the Day
  • Contact
    • >  Maps
    • >  Subscribe our RSS
    • >  FAQ
    • >  Contact us

 

Home > People > Adjunct research fellows

Listed by name (Romanized)

Chang Li
Self-introduction
My Website
Education
Resumé
Academic honors
Research fields
Research plans
Publications
Meterials
Chang Li


Position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Room
1505
Tel
886-2-2789-8251
Email
mhcliat-signgate.sinica.edu.tw

Self-introduction

Education

  • Ph.D. History, National Cheng-chih University

My Website

Resumé

  • Research Assistant,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1991-1999)
  •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1999~)
  • Chairperson,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ung-hua University
  • Dean, School of Humanities, National Tung-hua University

Academic honors

Research fields

  • Modern Chinese History of Diplomacy, Modern Chinese Military History

Research plans

Publications

Monographs, Collected Essays

  • 張力,1999年6月,《國際合作在中國:國際聯盟角色的考察,1919-1946》,共351頁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Edited monographs

  • 傅銥華、張力,2019年11月,《傅秉常日記,民國三十七-三十八年》,共301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傅銥華、張力,2019年11月,《傅秉常日記,民國五十一-五十四年》,共772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傅銥華、張力,2018年11月,《傅秉常日記,民國四十七─五十年》,共651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Journal articles

  • 張力,2019年9月,〈江南造船所承造美船之追討欠款交涉 (1917-1936)〉,《國史館館刊》,地61期, 頁87-116。 (Li Chang, Sept. 2019, “Recovering the Unpaid Balance on Ships Built for the United States by Jiangnan Shipyard (1917-1936)”, Bulletin of Academia Historica)
  • 張力,2017年6月,〈學者外交官:義大利人羅斯在中國,1908-194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6卷,頁1-30。(THCI) (Giuseppe Ros as a Scholar-Diplomat in China, 1908-1948)
  • 張力,2013年9月,〈中國與1946年巴黎和平會議〉,《國史館館刊》,37。(THCI)
  • 張力,2009年9月,〈王叔銘將軍日記中的八二三戰役〉,《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14其,頁45-63。
  • 張力,2008年12月,〈齊魯過臺灣:從《山東文獻》雜誌看內戰新移民的鄉土關懷〉,《兩岸發展史研究》,第6期,頁1-23。
  • 張力,2007年11月,〈精確背後的模糊:與彭明輝教授商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8期,頁407-426。
  • 張力,2007年7月,〈中國軍官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觀察與省思〉,《輔仁歷史學報》,第19期,頁81-117。
  • 張力,2007年2月,〈哥大人與臺灣高等教育:三位大學校長辦學裡念初探〉,《華美族研究集刊》,第13期,頁72-96。
  • 張力,2005年9月,〈尋求檔案管理者與使用者之間的對話〉,《檔案季刊》,第4卷第3期,頁68-76。
  • 張力,2005年1月,〈廟街事件中的中日交涉〉,《南京大學學報》,2005.1,頁57-70。
  • 張力,2003年9月,〈中華民國恢復國際紅十字會會籍之奮鬥〉,《近代中國季刊》,第155期,頁48-65。

Book chapter

  • 張力,2019年,〈金問泗歐戰前期的觀察與親歷〉,鄭會欣編,《民國人筆下之民國》,頁387-40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 張力,2017年1月,〈追擊重慶艦〉,麥勁生編,《中國近代海防史新論》,頁372-395,台北: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Li Chang, Jan. 2017, “Chasing Chongqing Battleship”, 台北: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張力,2016年5月,〈遷台初期蔣介石對美對日關係的思考,1950-1952〉,李又寧編,《世界歷史中的孫中山、蔣中正與宋美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07-323,紐約:天外出版社。
  • 張力,2015年9月,〈解析兩組朱鏡宙的相關史料〉,錢宗編,《朱鏡宙誕辰125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47-255,北京:線農書局。
  • 張力, Jul. 2015, “第一章 總論”, editor(s): 呂芳上, 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 pp. 1-18, 台北: 國史館.
  • 張力, Jul. 2015, “第八章 空軍.海軍作戰”, editor(s): 呂芳上, 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 pp. 301-342, 台北: 國史館.
  • 張力,2015年4月,〈海軍機械學校與中華民國科技人才的培育〉,呂芳上編,《國軍與現代中國》,頁283-309,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張力,2014年4月,〈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典藏與相關研究成果〉,吳景平編,《現狀與未來: 檔案典藏機構與近代中國人物》,頁227-238,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張力, Sept. 2013, “傅秉常與1943年四國宣言的簽署”, editor(s):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杭州師大民國浙江使研究中心, 政治精英與近代中國, pp. 485-498,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張力,2013年9月,〈台灣的重慶研究:檔案典藏與研究成果的介紹〉,王希編,《中國和世界歷史中的重慶:重慶史研究論文選編》,頁61-82,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 張力, Jan. 2013, “從決戰到棄守:浙贛會戰衢州戰役蔣介石的抉擇”, editor(s): 陳紅民, 中外學者論蔣介石, pp. 109-122, 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 張力,2012年8月,〈近代中國海軍發展中的海權認識〉,劉石吉、王儀君編,《海洋歷史文化與邊界政治》,頁147-163,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 張力,2011年10月,〈突破逆境的百年民國外交〉,《中華民國發展史:政治與法制》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發展史:政治與法制》,頁489-51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聯經出版公司。
  • 張力,2010年7月,〈抗戰時期廣東省的禁釀節糧措施〉,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編,《中華民族的抗爭與復興:第一、二屆海峽兩岸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9-204,北京:團結出版社。
  • 張力,光田剛譯,2009年10月,〈第3章 世紀転換台湾の中国近現代史研究〉,飯島渉、久保亨、村田雄二郎編,《シリ-ズ20世紀中国史4:現代中国と歴史学》,頁43-61,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 張力,川島真譯,2007年4月,〈国連特別基金と台湾経済建設〉,緒方貞子‧半澤朝彦編,《グロ—バル.ガヴァナンスの歴史的変容:国連と国際政治史》,頁235-252,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
  • 張力,2006年5月,〈以敵為師:日本與中國海軍建設,1928-1937〉,黃自進編,《蔣中正與近代中日關係(上冊)》,頁93-122,台北:稻鄉出版社。
  • 張力,2006年3月,〈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留英海軍員生(1928-1937年)〉,丁新豹、周佳蓉、黃嫣梨編,《近代中國留學生論文集》,頁224-237,香港:香港歷史博物館。
  • Li Chang, translated by Roman Slawinski, 2005, “Tajwanskie badania dziejów Chin nowozytnych”, editor(s): Roman Slawinski, Nowozytna Historia China, pp. 315-328., Warszawa: Kraków.
  • 張力,2005年,〈各自表述的國共臺海戰史〉,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編,《通識教育與歷史專業 : 東亞研究的微觀與宏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5-206,桃園縣中壢市: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張力,2005年,〈鄉村建設運動中的婦女啟蒙:江西農村服務區的個案研究〉,Andrzej Kapizewski編,《Ex Oriente Lux: Ksiega Pamiatkowa dla Romana Slawinskiego》,頁61-71,Warszawa:Kraków。
  • 張力,柳亮輔譯,2002年12月,〈台湾における中国近現代史研究の発展動向〉,橫山宏章‧久保亨‧川島真編,《周辺から見た20世紀中国-日‧韓‧台‧港‧中の対話》,頁35-48,福岡:中国書店。
  • 張力,2002年12月,〈第五篇第一章第一節 國際聯盟〉,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外交志(初稿)》,頁957-1050,台北:國史館。
  • 張力,2001年6月,〈顧維鈞與20世紀30年代中國和國聯的技術合作〉,金光耀編,《顧維鈞與中國外交》,頁220-23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張力,2001年5月,〈冷戰前期台灣軍事反攻的企圖與侷限〉,胡春惠編,《五十年來的香港、中國與亞洲論文集》,頁61-74,香港: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
  • 張力,2000年12月,〈航向中央:閩系海軍的發展與蛻變〉,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頁1559-1594,台北:國史館。
  • 張力,1999年6月,〈1940年代英美海軍援華之再探〉,李金強、麥勁生、劉義章編,《中國近代海防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9-314,香港: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
  • 張力,1998年12月,〈國際聯盟禁煙顧問委員會有關日本在華產銷毒品的爭議〉,國史館編,《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29-951,台北:國史館。

Conference paper

  • 張力,2005年10月,〈潛艦救國:國民政府發展海軍的一個方向〉,發表於「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六十週年紀念」學術討論會,台北市: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及中正文教基金會,2005-10-29 ~ 2005-10-30。
  • Chang, Li, Oct. 2005, “Italian Experts in the Techn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League of N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China-Italy Relations and Nationalist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1928-1947, Italy: University of Venice, 2005-10-12 ~ 2005-10-15.
  • Chang, Li, Mar. 2005, “Rewriting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Twentieth-first Century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China: New Debates, 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 in 21th Century Asian Studies, USA: Lake Forest College, 2005-03-31.
  • 張力,未出版,〈糧食供應與國家稅收:抗戰時期中國釀酒業的困境〉,發表於「戰爭與日常生活(1937-1945)」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Book review

  • 張力,2006年2月,〈歷史長河邊垂釣智慧:評許倬雲著,《萬古江河》〉,《聯合報‧讀書人版》,頁E5。
  • 張力,2005年6月,〈內戰歲月‧烽火家園:評王鼎鈞著,《關山奪路》〉,《中國時報‧開卷版》,頁B2。
  • 張力,1997年6月,〈全民寫史的起點:評唐諾‧里齊著、王芝芝譯,《大家來做口述歷史》〉,《聯合報‧讀書人周報》,頁47。
  • 張力,1995年3月,〈柳永琦編:《海軍抗日戰史》〉,《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9, 124-126。
  • 張力,1991年6月,〈史華芷著《中國的啟蒙運動》〉,《中國現代史書評選輯》,7, 308-316。
  • 張力,1990年4月,〈傅士卓著《民國時期的黨、國與地方菁英——一八九○年至一九三○年上海商人組織與政治》〉,《中國現代史書評選輯》,5, 119-139。
  • 張力,1989年3月,〈胡平生著:《民國時期的寧夏省(1929-1949)》〉,《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7, 170-171。
  • 張力,1988年4月,〈易著《挫敗種因:抗戰與內戰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中國現代史書評選輯》,3, 333-358。
  • 張力,1979年2月,〈眼睛看到的歷史—評《攝影中國》〉,《聯合報‧副刊》,頁15。

Compilations (including oral history)

  • 傅銥華、張力,2018年3月,《傅秉常日記,民國三十六年(1947)》,共214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張力, Jun. 2017, 《伍世文先生訪問記錄》, 540 pages,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張力, Feb. 2017, 《金問泗日記,1931-1952(下冊)》, 601 pages,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傅銥華、張力校註,2016年10月,《傅秉常日記:民國三十五年(1946)》,共261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張力 校註,2016年4月,《金問泗日記,1931-1952 (上冊)》,共500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The Diaries of Wunsz King, 1931-1952)
  • 傅銥華、張力校註,2014年4月,《傅秉常日記,民國三十四年(1945)》,共256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傅銥華、張力校註, Jan. 2014, 《傅秉常日記,民國三十三年(1944)》, 310 pages,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 Nov. 2013, 〈伍法岳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13期, 48 pages,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 Nov. 2013, 〈周至柔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13期, 34 pages,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傅錡華、張力校註, Nov. 2012, 《傅秉常日記:民國三十二年(1943)》, 222 pages,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游鑑明等,2012年10月,〈李三剛先生訪問紀錄〉收於《台中榮民總醫院三十載口述歷史回顧》,共50頁,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游鑑明等,2012年10月,〈雷永耀先生訪問紀錄〉收於《台中榮民總醫院三十載口述歷史回顧》,共42頁,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韓光渭撰著、張力校讀,2010年6月,《學習的人生:韓光渭回憶錄》,共662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張力、吳守成、曾金蘭,2002年10月,《海軍人物訪問紀錄》第二輯,共266頁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張力、黃克武、曹如君,1999年6月,〈雷穎先生訪問紀錄〉,收於雷穎著,《造化遊戲四十年:雷穎回憶錄》,共頁281-310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張力、吳守成、曾金蘭,1998年9月,《海軍人物訪問紀錄》第一輯,共429頁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張力、曾金蘭,1998年4月,《池孟彬先生訪問紀錄》,共351頁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單德興、李有成、張力、林世青,1996年4月,《朱立民先生訪問紀錄》,共221頁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張力,1991年6月,《黎玉璽先生訪問紀錄》,共338頁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劉鳳翰、張力,1991年5月,《丁治磐先生訪問紀錄》,共211頁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陳存恭、張力,1986年2月,《石覺先生訪問紀錄》,共632頁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Materials
  • 1940年代英美海軍援華之再探.pdf
  • 中國軍官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觀察與省思.pdf
  • 中國海軍的整合與外援.pdf
  • 以敵為師.pdf
  • 各自表述的國共臺海戰史海戰篇.pdf
  •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留英海軍員生.pdf
  • 突破逆境的百年民國外交.pdf
  • 海軍艦隊發展史.pdf
  • 航向中央─閩系海軍的發展與蛻變.pdf
  • 從「四海」到「一家」.pdf
  • 陳紹寬與民國海軍.pdf
  • 廟街事件中的中日交涉(張力).pdf
  • 顧維鈞與20世紀30年代中國與國聯的技術合作.pdf
Return
FB網站 RSS 2010優勝網站

Copyright 2016,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

128 Academia Rd, Sec. 2, Nankang, Taipei 115201, Taiwan Tel:886-2-2782-4166 Fax:886-2-2789-8204

Privacy policy

Profile Pro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