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中央研究院 / 
  • 網站地圖 / 
  • 所內專區 / 
  • English
  • 正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 布 告 欄
    • >  最 新 消 息
    • >  學 術 活 動
  • 關 於 本 所
    • >  本 所 簡 介
    • >  所 長 的 話
    • >  組 織 圖
    •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  榮 譽 榜
    • >  行 政 人 員
  • 研 究 人 員
    •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  研 究 群
  • 活 動 紀 要
  • 出 版 園 地
    • >  熱 門 書 刊
    • >  史 料
    • >  專 刊
    • >  集 刊
    •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  論 文 集
    • >  其 他 出 版 品
    • >  胡 適 出 版 品
    • >  電 子 書
    • >  所 外 出 版 品
    • >  出 版 品 搜 尋
    • >  購 買 程 序
  • 交 流 與 訪 問
    • >  合 作 夥 伴
    • >  來 訪 學 侶
    • >  工 作 與 生 活
    • >  申 請 辦 法
  • 資 源 共 享
    • >  研 究 資 源
    • >  主 題 特 展
    • >  相 關 影 音
    • >  每 日 一 圖
  • 聯 繫 窗 口
    • >  RSS 訂 閱
    • >  常 見 問 題
    •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出版園地 > 論文集

研討會論文集 演講集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特刊
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封面


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
ISBN:978-986-04-6416-0
作者:康豹、高萬桑
出版年: 2015-11
  • 精裝本:700元   
  • 定價: 未出版
    頁數:543
    冊數: 0
    開本: 16 開
    購買方式:五南 . 三民 . 代理商資訊

    摘要:
    本書的主要目標是評估晚清至民國期間形塑近代中國宗教命運的重要轉變過程,透過下列三種變化形態的分析,將宗教置於理解中國近代史之核心:1. 地方民間信仰結構的轉型;2. 宗教知識的創新;3. 菁英分子宗教信仰的新形態。 前兩部分觀察宗教文化的宏觀層次。第一部分處理地方宗教與寺廟生活的改變,探索有多少具聲譽的中國寺廟與多采多姿的廟會文化,最終是如何逐漸地式微而喪失地位。藉由案例研究的方式檢驗這些問題,而這些案例關注上海以及浙江的其他都市地區,尤其是溫州及其近郊。 第二部分致力於宗教知識的創發與傳播,正當地方宗教生活面對激進的脅迫,都市宗教文化出現了新型態的知識,最顯著者為新式書籍與期刊。此部分的特點是各篇文章都處理一個主要的出版中心—上海。 第三部分則將範圍縮小,聚焦於決定性的人物—都市菁英的宗教生活。本書的案例研究顯示,他們不但參與地方宗教活動,同時也成為其他類型的宗教參與者,例如運作慈善事業、組織宗教出版事業,以及熱衷於扶乩、皈依於廣泛的宗教(包括新出現的救世團體)、投入自我修練的領域等等宗教修行。 本書凸顯了形塑近代中國宗教生活之轉變既可以是正面,也可能是負面的;政治變化抑制了某些宗教團體,但也對其他宗教團體開啟新機;都市化為新的宗教活動創造了更多的空間,而技術的突破則帶動了民國時期宗教之高度創造性。整體而言,本書可說是宗教現代化之區域研究,試圖展示出從晚清到民國時期,中國宗教景象在論述以及活動上的轉變。

    目錄

    導論

    康豹、高萬桑

    地方民間信仰的轉型

    近代中國之寺廟破壞運動:以江浙地區為討論中心

    康豹 1

    清季溫州地區的廟產辦學

    祁剛 39

    晚清及民國時期江南地區的迎神賽會

    高萬桑 75

    城隍神與近代溫州地方政治──以1949 年黃式蘇當城隍為討論中心

    羅士傑 101

    論道院在香港建立之契機及其與港、星天清草堂之關係

    游子安 141

    宗教知識的產生

    由1900–1937 年間《花名寶卷》的刊刻看中國二十世紀初出版文化與民間信仰及俗文學之關係

    白若思 169

    平衡功德與利益—上海佛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歷

    史瑞戈 193

    八德:近代中國救世團體的道德類目與實踐

    范純武 225

    清末民國時期上海的宗教出版概觀:以佛道教為中心

    吳亞魁 261

    近代菁英的宗教生活

    打造現代都市的佛教身分認同 —以1920 年代上海的世界佛教居士林為例

    江建明 337

    在菁英弟子與念佛大眾之間   —民國時期印光法師淨土運動的社會緊張

    楊凱里 363

    「護生」與「禁屠」: 1930 年代上海的動物保護與佛教運動

    潘淑華 399

    近代湖社與寺院的互動:以上海壽聖庵事件為中心

    劉文星 427

    佛教、政治與都市社會:以民國靜安寺漢奸和尚案為中心的探討

    付海晏 427

    索引

    回上一頁
    FB網站 RSS 2010優勝網站

    Copyright 2016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著作權所有 未經授權 請勿任意轉載

    台北市115201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電話:886-2-2782-4166 傳真:886-2-2789-8204

    隱私權與安全政策

    保有個人資料檔案公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