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中央研究院 / 
  • 網站地圖 / 
  • 所內專區 / 
  • English
  • 正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 布 告 欄
    • >  最 新 消 息
    • >  學 術 活 動
  • 關 於 本 所
    • >  本 所 簡 介
    • >  所 長 的 話
    • >  組 織 圖
    •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  榮 譽 榜
    • >  行 政 人 員
  • 研 究 人 員
    •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  研 究 群
  • 活 動 紀 要
  • 出 版 園 地
    • >  史 料
    • >  專 刊
    • >  集 刊
    •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  論 文 集
    • >  其 他 出 版 品
    • >  胡 適 出 版 品
    • >  電 子 書
    • >  所 外 出 版 品
    • >  出 版 品 搜 尋
    • >  購 買 程 序
  • 交 流 與 訪 問
    • >  合 作 夥 伴
    • >  來 訪 學 侶
    • >  工 作 與 生 活
    • >  申 請 辦 法
  • 資 源 共 享
    • >  研 究 資 源
    • >  主 題 特 展
    • >  相 關 影 音
    • >  每 日 一 圖
  • 聯 繫 窗 口
    • >  RSS 訂 閱
    • >  常 見 問 題
    •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布告欄 > 學術活動

尋求繫連之帶:大溪蓮座山觀音亭的族群關係與社會網絡之形塑

arrow icon日期: 2023/05/18

arrow icon時間: 10:00~12:00

*地點: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主講人:康豹教授(本所特聘研究員)

*評論人: 林玉茹教授(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

*主辦單位: 近史所

摘要:
本文運用政治生態(political ecology; 社會組織、經濟關係、國家權力和環境之間的動態聯繫)的概念,探索桃園大溪蓮座山觀音亭(觀音寺)的族群關係與社會網絡之形塑。蓮座山觀音亭創建於18世紀後期,位於北台灣的茶葉與樟腦貿易路線。近百年來,觀音亭附近不同客家聚落輪流舉辦普渡與平安戲,也有不少北台灣的客家寺廟及個別信徒前來進香,並且有地方菁英創辦的神明會(嘗會),使得該廟成為桃竹苗客家人的信仰中心。至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觀音寺的香火權威更加擴大,吸引來自全台灣各個祖籍群的信眾。
先前關於寺廟的社會史研究,多從祭祀圈或文化權力網路等概念討論,又經常受限於缺乏詳細資料而無法做全面性的分析。幸好北台灣有充裕史料基礎,可資以說明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之轉變對於觀音亭的多元社會網絡所造成的影響,並據以檢視宗教在近代華人社會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回上一頁
FB網站 RSS 2010優勝網站

Copyright 2016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著作權所有 未經授權 請勿任意轉載

台北市115201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電話:886-2-2782-4166 傳真:886-2-2789-8204

隱私權與安全政策

保有個人資料檔案公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