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中央研究院 / 
  • 網站地圖 / 
  • 所內專區 / 
  • English
  • 正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 布 告 欄
    • >  最 新 消 息
    • >  學 術 活 動
  • 關 於 本 所
    • >  本 所 簡 介
    • >  所 長 的 話
    • >  組 織 圖
    •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  榮 譽 榜
    • >  行 政 人 員
  • 研 究 人 員
    •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  研 究 群
  • 活 動 紀 要
  • 出 版 園 地
    • >  史 料
    • >  專 刊
    • >  集 刊
    •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  論 文 集
    • >  其 他 出 版 品
    • >  胡 適 出 版 品
    • >  電 子 書
    • >  所 外 出 版 品
    • >  出 版 品 搜 尋
    • >  購 買 程 序
  • 交 流 與 訪 問
    • >  合 作 夥 伴
    • >  來 訪 學 侶
    • >  工 作 與 生 活
    • >  申 請 辦 法
  • 資 源 共 享
    • >  研 究 資 源
    • >  主 題 特 展
    • >  相 關 影 音
    • >  每 日 一 圖
  • 聯 繫 窗 口
    • >  RSS 訂 閱
    • >  常 見 問 題
    •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布告欄 > 學術活動

清帝國的權力與認同:透過抄家清單考察菁英的物質文化

arrow icon日期: 2025/06/10

arrow icon時間: 15:00~17:00

*地點: 檔案館第三會議室

*主持人: 巫仁恕教授(本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主講人:仇乙彤教授(Lecturer/Assistant Professor Modern East Asia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主辦單位: 城市史研究群

講演摘要:
      本文探討清代統治菁英滿漢蒙的物質文化與族群認同。以抄家清單為核心材料,分析其中服飾、家具與文房器用,呈現滿漢蒙高級官員的生活實踐與文化選擇。研究指出,清代並存兩種文化形態:其一是由朝廷推動的融合性文化,體現在混合服飾風格、宮廷修訂書籍,以及結合外來奢侈品與內廷物件的高層官僚文化中;其二則為族群分化文化,皇帝對各原生菁英文化採取調整而非同化策略,未強行推行滿洲生活方式。 融合文化主要體現在服飾與奢侈品獎勵制度。清廷透過服制與繡紋劃分階層,在漢地服飾基礎上加入北方與宗教元素,以控制權力象徵。高官則透過皇帝獎賞獲得稀有物品,包括皮毛、蟒袍與外國器物,形成具有政治象徵的多元高文化。抄家清單顯示,三品以上高官普遍擁有跨文化奢侈品。這些物件的流通來自滿漢共治結構、高官派任制度與其經濟文化資本。 相比之下,財力不足的官員與平民難以參與此一奢侈文化,大多仍依地緣、家族與職業維持原文化實踐。漢人偏好瓷器、絲織與玉器,形成重古審美;中下層滿蒙旗人則延續傳統風格,偏好棉衣、毛皮、動物裝飾與武備騎射,蒙古旗人尤具軍事貴族特徵,與他族保持明顯文化界線。



回上一頁
FB網站 RSS 2010優勝網站

Copyright 2016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著作權所有 未經授權 請勿任意轉載

台北市115201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電話:886-2-2782-4166 傳真:886-2-2789-8204

隱私權與安全政策

保有個人資料檔案公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