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中央研究院 / 
  • 網站地圖 / 
  • 所內專區 / 
  • English
  • 正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 布 告 欄
    • >  最 新 消 息
    • >  學 術 活 動
  • 關 於 本 所
    • >  本 所 簡 介
    • >  所 長 的 話
    • >  組 織 圖
    •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  榮 譽 榜
    • >  行 政 人 員
  • 研 究 人 員
    •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  研 究 群
  • 活 動 紀 要
  • 出 版 園 地
    • >  熱 門 書 刊
    • >  史 料
    • >  專 刊
    • >  集 刊
    •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  論 文 集
    • >  其 他 出 版 品
    • >  胡 適 出 版 品
    • >  電 子 書
    • >  所 外 出 版 品
    • >  出 版 品 搜 尋
    • >  購 買 程 序
  • 交 流 與 訪 問
    • >  合 作 夥 伴
    • >  來 訪 學 侶
    • >  工 作 與 生 活
    • >  申 請 辦 法
  • 資 源 共 享
    • >  研 究 資 源
    • >  主 題 特 展
    • >  相 關 影 音
    • >  每 日 一 圖
  • 聯 繫 窗 口
    • >  RSS 訂 閱
    • >  常 見 問 題
    •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研究人員 > 專任研究人員

依照職務排序 依照姓名排序 依照英文字母排序

張哲嘉(Chang Che-chia)
自我介紹
個人網頁
學歷
經歷
學術榮譽
專長領域
個人研究計畫
著作目錄
著作下載
張哲嘉(Chang Che-chia)


職稱
副研究員
研究室
1204
電話
886-2-2789-8211
Email
cccat-signsinica.edu.tw

自我介紹

我的研究領域以中國近代醫學史為核心,特別是明清以降中國與西洋以及東亞各國之間的交互影響,也同時對與醫藥關係較為密切的科學史次領域也有所留心。目前的關注課題有東亞法醫知識從傳統到近代的轉型、以及泰西解剖學漢譯所呈現的思想文化脈絡。

學歷

  •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系博士

個人網頁

經歷

  • 近史所助研究員

學術榮譽

  • 2008年,國際東亞科學技術醫學史學會,竺可楨學術論文獎
  • 2007-2008年,哈佛燕京學社獎助金
  • 2006年,英國國家學術院獎助金
  • 2004-2005年,日台交流協會獎助金
  • 1998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系,Dissertation passed with distinction

專長領域

  • 中國醫療史、東亞科學史

個人研究計畫

著作目錄

主編之專書(論文集)

  • 沙培德、張哲嘉, 2013, 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 323 pages,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
  • 黃克武、張哲嘉,2000,《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_Gong_ and _Si_: Reconstructing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Bodies),共xi+422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期刊論文

  • Chang Che-chia, 2015, “The Qing Imperial Academy of Medicine: Its Institutions and the Physicians Shaped by Them”,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41, 63-92.
  • 張哲嘉,2006,〈清末百科全書中的醫學論述〉,《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輯。
  • Chang, Che-Chia, 2006, “Origins of a Misunderstanding: The Qianlong Emperor’s Embargo on Rhubarb Exports to Russia, the Scenario and Its Consequences”, IASTAM Journal of Asian Medicine, 1(2), 335-354.
  • 張哲嘉,2005,〈大黃迷思──清代對西洋禁運大黃的策略思維與文化意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7輯,頁43-100。
  • 張哲嘉,2004,〈「中國傳統法醫學」的知識性格與操作脈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 張哲嘉,2004,〈《婦女雜誌》的『醫事衛生顧問』〉,《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 張哲嘉,2022,〈五四以後中國「子平」術面臨的困境與轉進〉,水口拓壽編,《『術数学研究の課題と方法』》,頁165-180,東京:汲古書院。
  • Che-chia Chang, 2019, ““A Wooden Skeleton Emerges from the Knowledge Hub of Edo Japan””(江戶時期日本在知識中樞展露頭角的木骨模型), editor(s): Pamela H. Smith, Entangled Itineraries: Materials,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across Euroasia, pp. 258-281, Pittsburg, PA, US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 Press.
  • Chang, Che-chia, 2017, “Translation and Adaption: The Continuous 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Astrology and Foreign Culture”, editor(s): Lackner, Michael, Coping with the Futur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Divination in East Asia, pp. 24, Leiden: Brill.
  • 張哲嘉,2017,〈近代早期的東亞傳統醫學〉,劉士永、王文基編,《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頁34,臺北:聯經。
  • 張哲嘉,2015,〈清代檢驗典範的轉型:人身骨節論辨所反映的清代知識地圖〉,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編,《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頁431-473,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 Chang Che-chia, 2014, “Health and Hygiene in Late Qing China as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Japanese Travelers”, editor(s): Lin Pei-yin & Tsai Weipin, Print, profit, and perception : ideas,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 Chinese societies, 1895-1949, pp. 40-63, Leiden; Boston: Brill.
  • 張哲嘉,2013,〈逾淮為枳:語言條件制約下的漢譯解剖學名詞創造〉,沙培德、張哲嘉編,《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頁21-5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 張哲嘉,2013,〈《重訂解體新書》譯詞的改訂與方法〉,鈴木貞美、劉建輝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知的交流 = Intellectual exchange in modern East Asia : キイ・コンセプトの再検討》,頁225-235,京都: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
  • 張哲嘉,2013,〈《重訂解體新書》對三譯原則的運用〉,黃自進編,《東アジア世界における日本と台湾》,頁41-64,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 張哲嘉,2012,〈『全体新論』と『解体新書』の漢字医学術語について〉,鈴木貞美、劉建輝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近代諸概念の成立》,頁173-178,京都: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
  • 張哲嘉,2010,〈占星術與中西文化交流〉,祝平一編,《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頁423-458,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
  • 張哲嘉,2007,〈《婦女雜誌》中的藥品廣告圖像 〉,羅維前 (vivienne Lo)、王淑民編,《形象中醫》,頁111-116,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 張哲嘉,2006,〈日本觀點下的大黃認識史——以《日本大黃考》(1858)所透露的東西藥學交流〉,黃自進編,《日本近現代社會的銳變》,頁401-442,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中心。
  • 張哲嘉,2006,〈日用類書「醫學門」與傳統社會庶民醫學教育〉,梅家玲編,《世變中的啟蒙:文化重建與教育轉型(1895-1949)》,頁167-185,台北:麥田出版社。
  • 張哲嘉,2005,〈為龍體把脈——名醫力鈞與光緒帝〉,黃東蘭編,《身體.心性.權力:新社會史(第2集)》,頁211-235,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張哲嘉,陳姃湲譯,2005,〈『医事衛生顧問』について〉,村田雄二郎編,《婦女雑誌からみる近代中国女性》,頁184-216,東京:研文出版。
  • 張哲嘉,2003,〈明清星命書中的女命〉,游鑑明編,《無聲之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 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25-5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張哲嘉,2003,〈明代方志的地圖〉,《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11。

學術會議(研討會)論文

  • 張哲嘉,2022,〈雉經與精魄:縊鬼求代思想的演變與醫療化〉,發表於「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近現代東亞文化中的死亡實踐與人的類別區分」工作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2-12-19。
  • 張哲嘉,2022,〈戰前日本植物學家揭開的本草神秘面紗 -- 以《北支那の藥草》為中心的探討〉,發表於東亞文化意象的博物書寫與物質文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22-11-25 ~ 2022-11-26。
  • 張哲嘉,2021,〈《格體全錄》西洋藥方初探〉,共17頁,發表於「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會,2021-12-15 ~ 2021-12-17。
  • 張哲嘉,2021,〈康熙御酒中的胭脂蟲〉,共15頁,發表於「食物中的近代博物學知識」工作坊,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第一會議室:本院「東亞文化意象的博物書寫與物質文化」主題計畫 (東亞計畫第五期) 、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中研院近史所,2021-09-24。
  • 張哲嘉,2020,〈象膽在哪裡?巴多明與清朝君臣談動物解剖〉,共16頁,發表於「東亞文化意象的動物書寫」工作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第二會議室:中央研究院「東亞文化意象的博物書寫與物質文化」主題計畫 、近代史研究所「知識史研究群」,2020-12-08。
  • 張哲嘉,2020,〈五四以後中國「子平」術面臨的困境與轉進〉,共19頁,發表於「知識、性別與城市」研究群聯合工作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二會議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11-03。
  • Che-chia Chang,2019,〈Reframing Materia Medica: Hiraga Gennai’s Medicinal Activities and Writings〉,發表於Reordering the Natural World: Animals, Plant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Early Modern China,Leiden, Netherland:Leiden University; Academia Sinica,2019-12-06 ~ 2019-12-08。
  • 張哲嘉,2019,〈海關醫官眼中所見的中國醫學:以德貞的觀察為中心〉,發表於海關與近代中國,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9-11-28 ~ 2019-11-29。
  • 張哲嘉,2019,〈海關醫官所見的中國民間醫療〉,共20頁,發表於近代中國的區域發展與政治、文化變遷,長春:中研院近史所;東北師範大學,2019-07-09 ~ 2019007-14。
  • Che-chia Chang,2019,〈The "Meetings of Medical Substances” of the Edo Japan〉,共15頁,發表於The Workshop on Materialities of Medical Culture in/between Europe and East Asia I: Towards a Global History of Drugs,Braunsweig, Germany:Braunsweig Industrial University,2019-07-04 ~ 2019-07-05。
  • 張哲嘉,2018,〈從《本草綱目》到《物類品騭》:平賀源內本草思想初探〉,共10頁,發表於「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漢文文化の伝播と流通」」工作坊,東京,二松學舍大學:中央研究院,二松學舍大學,2018-07-21。
  • 張哲嘉,2018,〈光緒六-七年慈禧太后的醫案〉,共8頁,發表於清代文獻(檔案、家譜)整理與研究研討會,四平,吉林師範大學:吉林師範大學,2018-06-25 ~ 2018-06-27。
  • 張哲嘉,2018,〈五四運動對中醫思想的衝擊: 以章太炎的醫論為中心〉,共12頁,發表於「文化的政治,政治的文化:五四知識分子的轉變」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近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18-06-14 ~ 2018-06-15。
  • 張哲嘉,2017,〈從治國到用兵:帝制中國晚期醫學論述中的戰爭隱喻〉,發表於二十一世紀的明清研究:新視角、新發現、新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大學:香港大學中文學院,2017-10-21 ~ 2017-10-22。
  • 張哲嘉,2017,〈康熙皇帝的健康教育課本:《欽定格體全錄》的翻譯與成立〉,共15頁,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討論會,近史所第二會議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7-03-09。
  • Chang Che-chia,2016,〈Rethinking the Medical Knowledge in the Household Encyclopedias in Traditional China〉,共24頁,發表於Wan bao quan shu: Encyclopedia in Chinese History,Heidelberg University:Cluster of Excellence: Asia and Europe in a Global Context,2016-04-29 ~ 2016-04-30。
  • Chang Che-chia, 2016, “The Medical Models of Human Body in Early Modern East Asia”, 24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Material Cultures of Knowledge: Netze wissenschafts-politischer Beziehungen: zwischen Taiwan und Deutschland in Früher Neuzeit und Moderne, Brauschweig University: Brauschweig University, 2016-01-26 ~ 2016-01-27.
  • Chang Che-chia, 2015, “How did Secret Transmissions Leak? ——— The Itineraries of the Bone Setting Knowledge in Pre-modern Japan”, paper presented at Entangled Itineraries of Materials, Recipes,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Across Eurasia, 750-1800, Berlin: Max Plancks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Sciences, 2015-07-13 ~ 2015-07-24.
  • Chang Che-chia, 2014, “US Aid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Post-war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Workshop for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Knowledge in Mao and Post-Mao Rural China, Erlangen: Sinolog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nberg, CCK Foundation, 2014-02-11.
  • 張哲嘉,2012,〈西 力 東 漸 下 的 檢 驗 與 外 交 : 清 末 / 明 治 期幾起涉及醫學鑑識的國際事件〉,共22頁,發表於轉變中的近代法庭檢驗:跨學科的觀點,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12-21 ~ 2012-12-22。
  • 張哲嘉,2012,〈《重訂解體新書》譯詞的改定與方法〉,共10頁,發表於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知的交流――キイ・コンセプトの再検討,日本京都: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2012-11-13 ~ 2012-11-17。
  • 張哲嘉, 2012, “近代東亞解剖學名詞的翻譯法: 以語言背景與對應標準為座標軸的再思考 ”, 24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 台北: 中央研究院, 2012-06-20 ~ 2012-06-22.
  • 張哲嘉,2012,〈「跨文化」觀點下的「中國傳統法醫學」〉,共15頁,發表於回首百年民國,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01-11 ~ 2012-01-13。
  • Chang, Che-Chia, 2011, “The Verification of Forensic Knowledge in Qing Dynasty: The Case of Xu Lian's Researches on Osteology”, paper presented at Global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gal Medicine, Ann Arbor, MI, US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1-10-20 ~ 2011-10-23.
  • Chang Che-chia, 2009, “The Chinese Hygiene and Constitution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Japanese Travelers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a Cross-literary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1850-1960,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National Taiwan Univ, CCK Foundation, 2009-09-28 ~ 2009-09-29.
  • Chang Che-chia, 2009, “On Human Bones”, paper presented at ICTAM, Thimphu, Bhuta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udy of Traditional Asian Medicine, 2009-09-07 ~ 2009-09-10.
  • Che-Chia Chang , 2009, “Dr. William's Pink Pills for Pale People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Workshop on “Medical Culture in 19th- and 20th- Century Chinese East Asia_ Comparative colonial medicine and beyond”,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及公眾歷史研究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中研院人社中心, 2009-06-13 ~ 2009-06-14.
  • 張哲嘉,2008,〈近代初期中醫方土觀的域外延伸〉,發表於第四屆亞洲醫學史學會“跨越階級與族群的醫療史”,中國,雲南,麗江:亞洲醫學史學會,2008-11-03 ~ 2008-11-06。
  • Chang, Che-Chia, 2008, “"The Demand for Foreign Drugs in Edo Japan"”, paper presented at 12th Int'l Conf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Baltimore, MD, USA: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SHEASTM), 2008-07-14 ~ 2008-07-18.
  • Chang, Che-Chia, 2007, “"Commercial Press's Activities in Popularizing of Medical Knowledge – Focusing on Women's Magazine (1915-1931)"”, paper presented at "Enlightenment at the Turn of a Modern Century: Cultural Reform and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1895-1949)",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2007-10-26.
  • 張哲嘉,2007,〈江戶時期新造解剖學術語的漢文基礎──以《重訂解體新書》為中心的討論〉,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亞太中心96年度成果發表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中心,2007-07-20。
  • Chang, Che-Chia, 2006, “Shimizu Usaburō’s Study of the Japanese Rhubarb: Marriage of the Chinese and European Pharmacological Tradi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f Asian Society for Medical History, New Delhi: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2006-11-02 ~ 2006-11-04.
  • 張哲嘉, 2005, “近代漢語医学術語の生成――杉田玄白と合信との比較”, paper presented at 「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二字術語概念の成立に関する総合的研究」「第26屆國際研究集會:東亞近代諸概念的成立」, 日本京都: 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2005-08-26.

學位論文

  • Chang Che-chia, 1998, ““The Therapeutic Tug of War: The Imperial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Era of Empress Dowager Cixi (1874-1908)” ”, 277 pages,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其他

回上一頁
FB網站 RSS 2010優勝網站

Copyright 2016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著作權所有 未經授權 請勿任意轉載

台北市115201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電話:886-2-2782-4166 傳真:886-2-2789-8204

隱私權與安全政策

保有個人資料檔案公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