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
網站地圖
/
所內專區
/
English
關鍵字搜尋
布 告 欄
> 最 新 消 息
> 學 術 活 動
關 於 本 所
> 本 所 簡 介
> 所 長 的 話
> 組 織 圖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榮 譽 榜
> 行 政 人 員
研 究 人 員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研 究 群
活 動 紀 要
出 版 園 地
> 史 料
> 專 刊
> 集 刊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論 文 集
> 其 他 出 版 品
> 胡 適 出 版 品
> 電 子 書
> 所 外 出 版 品
> 出 版 品 搜 尋
> 購 買 程 序
交 流 與 訪 問
> 合 作 夥 伴
> 來 訪 學 侶
> 工 作 與 生 活
> 申 請 辦 法
資 源 共 享
> 研 究 資 源
> 主 題 特 展
> 相 關 影 音
> 每 日 一 圖
聯 繫 窗 口
> RSS 訂 閱
> 常 見 問 題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研討會論文集
演講集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特刊
第八十三期
ISSN:
1029-4740
出版年:
2014-3
平裝本:250元
定價:
未出版
頁數:
169
冊數:
0
開本:
16 開
購買方式:
三民
.
代理商資訊
摘要:
本期共收錄論文四篇:巫仁恕著〈逃離城市:明清之際江南城居士人的逃難經歷〉、潘淑華著〈國葬:民國初年的政治角力與國家死亡儀式的建構〉、邵佳德著〈傳統佛寺的近代轉型:民國泰縣光孝寺培安和尚個案研究〉、陳儀深著〈台灣主體、中國屬島、或其他?—論葛超智《被出賣的台灣》所揭露的美國對台政策〉,及書評論文一篇:陳耀煌撰〈國家的內卷化:1.趙泉民,《政府・合作社・鄉村社會—國民政府農村合作運動研究》;2.魏文享,《國民黨、農民與農會:近代中國農會組織研究(1924-1949)》;3.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及書評一篇:林志宏撰〈鈴木仁麗,《満洲国と內モンゴル—満蒙政策から興安省統治へ》〉。
目錄
論文
逃離城市:明清之際江南城居士人的逃難經歷
[摘要]
巫仁恕
PDF
1
中國傳統俗諺有所謂「小亂避城,大亂避鄉」,這句諺語出現在明清之際,反映了朝代轉換、兵燹頻仍的時代背景,同時又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人們意識到城鄉之間的差異。過去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研究,較關注於政治上層的問題,而忽略下層百姓與個人的逃難經歷。本文擬嘗試從當時城居士人留下來的筆記與日記,來重建明末清初這段逃難的歷史過程。本文指出在晚明一度盛行的「鄉紳城居化」之趨勢,至此逐漸轉向逃離城市,遷居至鄉村避難。過去城居者的驕傲態度不復存在,城∕鄉二者的地位出現翻轉。此外,當時親身經歷逃難痛楚的下層士人,他們對抗清運動的看法也不同於一般史書的評價。本文後半部透過這些下層士人所書寫的文本,試圖從社會史、文化史與士人心態的角度來探析逃難時所呈現的社會矛盾、逃難婦女的遭遇與形象、倖存者對抗清領導人的觀感、如何解釋逃難時的不同命運,以及避城或避鄉的爭論等議題。筆者希望藉由他們的逃難紀錄,擺脫明清之際的歷史大敘事,呈現當時戰亂下「逃難社會」的特色。
關鍵字
:明清之際、江南、逃難、城市、鄉村
國葬:民國初年的政治角力與國家死亡儀式的建構
[摘要]
潘淑華
PDF
47
國家利用偉人的遺體,進行國葬儀式,是伴隨辛亥革命而出現的新式政治及死亡文化。早於1912年,革命黨人即開始為革命烈士公開舉行追悼會,一方面以此宣告皇朝的滅亡,另一方面嘉許烈士為革命犧牲的情操,並確立自身作為革命派的政治身分。烈士的靈柩,被展示於追悼會的場地,他們的遺體成為塑造革命記憶最強而有力的道具。圍繞烈士及偉人遺體的現代國家死亡儀式文化,包括新式的祭祀儀式、墓園及紀念碑,亦陸續出現。本文追溯二十世紀中國「國葬禮」出現的政治背景及其儀式特徵,以說明新式國家死亡儀式的制訂與空間的營造,一方面標誌著與皇權時代決裂的意圖,另一方面也是政權挑戰者對北洋政府的一場力量與理念的宣示。文章重點分析被授予國葬榮典的首兩名民國偉人—蔡鍔和黃興—於1917年4月舉行的葬禮與陵墓,指出在民國初年不同的政治理念及政治團體互相衝突與角力的時期,國葬禮成為政權與反對者較量的角力場域。反袁世凱的勢力藉著爭取國葬蔡鍔及黃興,通過死亡儀式及紀念空間以延續反袁的政治力量,蔡鍔及黃興的陵墓,成為捍衛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蔡鍔及黃興的國葬禮,讓他們從「叛亂者」過渡成為國家偉人,而中華民國亦通過此死亡儀式,樹立新的偉人典範。
關鍵字
:國葬、蔡鍔、黃興、北洋政府、嶽麓山
傳統佛寺的近代轉型:民國泰縣光孝寺培安和尚個案研究
[摘要]
邵佳德
PDF
89
民國時期江蘇泰縣光孝寺培安和尚在擔任住持一職時遭到起訴、驅逐、拘捕,最後突然圓寂。被選為繼任者的常惺法師其後對光孝寺進行了大力改革。培安的案件除了散於各處的零星紀錄外,鮮有專門之研究。本文搜集政府檔案、彼時的報紙、佛教期刊、地方志、個人文集及回憶錄等材料,希望能夠以之為基礎,釐清此一個案的來龍去脈;繼而展現在晚清至近代社會和佛教變革的背景下,在與各級政府、鄉紳居士以及各派僧人的複雜關係網絡中,地方重要的佛寺及其住持所經歷的各種具體轉變。同時,從培安和尚的個案中,亦可以看到近代佛教發展脈絡中的寺廟財產之問題、僧人與居士的關係之問題、佛教與政府的關係之問題,以及不同僧人的派別和矛盾之問題。要言之,藉由對此案件的探究考察,希冀可以更加瞭解地方社區中宗教網絡的運作過程,以及近代社會變革下中國佛教發展的面貌。
關鍵字
:泰縣光孝寺、培安和尚、近代佛教
台灣主體、中國屬島、或其他? —論葛超智《被出賣的台灣》所揭露的美國對台政策
[摘要]
陳儀深
PDF
133
葛超智(George H. Kerr, 1911-1992)的著作《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一書,一方面傳達他對戰後台灣的觀察,特別是對二二八事件的見證;一方面陳述他對台灣國際地位(未定)的看法以及對美國對台政策的批判。該書揭露台灣如何「被出賣」的敘事,包括:1945年美軍如何護送中國部隊進入台灣、1947年美國政府對台灣二二八事件的殘酷鎮壓「保持中立」等等。其次,葛超智也注意到1949年美國軍方不同意國務院的「拋蔣棄台」路線,以及1950年國務院在韓戰發生以後對台灣地位認知的轉變。本文認為葛超智對台灣問題的深入認識其來有自,除了曾在台北擔任英文教師(1937-1940)外,他從1942年到1947年在Far Eastern Survey陸續發表了五篇文章,很像人類學者或社會學者的「參與觀察法」或「持續觀察法」。本文認為葛超智所關切的不僅只是二二八事件中的是非或美國某一任政府的對錯,而是1940到1960年代冷酷的國際現實之下台灣人的苦痛。不過,從已經解密的美國外交檔案可以看出,當時美國國務院對台海情勢的充分掌握以及決策過程的多面性、矛盾性,吾人不難從中體認戰後台灣命運之所以然。
關鍵字
:葛超智(柯喬治)、《被出賣的台灣》、台灣地位、台美關係、卜睿哲
書評論文
國家的內卷化
趙泉民,《政府・合作社・鄉村社會—國民政府農村合作運動研究》
魏文享,《國民黨、農民與農會:近代中國農會組織研究(1924-1949)》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
陳耀煌
PDF
157
書評
鈴木仁麗,《満洲国と內モンゴル—満蒙政策から興安省統治へ》
林志宏
PDF
163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