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工具的消費與使用的變化,不僅說明了技術方面的改進,也反映了社會變動與社會結構的變遷。本文即以明代的乘轎風氣為例作探討,全文分為三個部分:一討論北宋末年出現的轎子,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如何在明代中期以後漸漸普及,並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取代原有隋唐以來的騎馬風尚。其次,乘轎的流行的原因除了地理、技術、 社會、經濟等外部的因素之外,是不是還有內部的文化因素?尤其是明代官方賦予轎子什麼樣的意涵,致使影響到社會進而改變交通工具的使用形態?第三是分析轎子在明代又發展出什麼樣的象徵意義呢?本文將嘗試揭櫫轎子在政治權力、社會身分或政治文化等三方面所具有的象徵意義。
去學者研究清初內務府辛者庫人都認為他們是最低賤的奴僕,在此則討論辛者庫人在嘉慶、道光以後更複雜的發展。「鐵杆莊稼」象徵旗人領俸餉過日,生活無虞,從戶口冊、俸餉冊的記載可瞭解清末國家財政困難,並非人人能依靠鐵杆莊稼過活,本文討論的三個管領下辛者庫人得各憑本事維生,故在嘉慶、道光朝已經有明顯的階層變化。七班的辛者庫人完全是漢軍旗,有21%的人丁都是從事雜役工作的蘇拉,到光緒年間他們仍從事雜役工作,而且比例下降為13.9%。四班的辛者庫人當差的比例約18.47%,族群包括漢軍與蒙古軍。其中有八人任九品以上官職,另有科舉功名文生員一人和官學生七人。安立管領下人丁包括滿洲、蒙古、漢軍旗人,在嘉慶朝有將近40%的男性當差,光緒朝則降為20%。不過整個看來,此管領下人丁獲得官職的人數增加,九品官以上有24位,其中包括官至二品的兩廣總督德壽。安立管領的辛者庫人長期擔任世襲的差務,如庫使、庫守、廚役、司俎人、領催,以及銀匠、銅匠、鐵匠等特殊技藝,容易累積家產,再加上清中葉廣開捐納之門,讓他們獲得買官的機會。
舊時北京有句俗話:「不分滿漢,但問旗民」,似乎說明社會階層以旗人、民人作分野。但是,在內務府的旗人中滿漢地位還是大不相同的,滿洲人和蒙古人挑差的機會高於漢軍,同時他們還有世襲差務的機會。
武昌電燈公司成立於1911年,後由日商經營約數年之久。1926年,武昌總商會及另外兩社團接辦該公司,成立武昌竟成電氣公司,然而不到三個月,即 由湖北省政府接管,至1928年,又交回商辦。自1933年起,再由省政府整頓,並擬改組該公司,事未成,然卒於1935年,省政府據為省營事業。公司不服,前後抗爭達兩年又九個月之久,但無效果。
本文分四節敘述,其目的在探討公司經營失敗的原因,政府整頓、接辦又有何困難?此一個案顯示,資金不足,設備簡陋,技術欠佳,管理不良,法規欠周全,社會貧窮,加上天災、內戰,造成中國早期電氣事業經營上的困難。電業良好的發展,則繫於政府、業者、用戶三者之間的理性的態度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