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
網站地圖
/
所內專區
/
English
關鍵字搜尋
布 告 欄
> 最 新 消 息
> 學 術 活 動
關 於 本 所
> 本 所 簡 介
> 所 長 的 話
> 組 織 圖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榮 譽 榜
> 行 政 人 員
研 究 人 員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研 究 群
活 動 紀 要
出 版 園 地
> 史 料
> 專 刊
> 集 刊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論 文 集
> 其 他 出 版 品
> 胡 適 出 版 品
> 電 子 書
> 所 外 出 版 品
> 出 版 品 搜 尋
> 購 買 程 序
交 流 與 訪 問
> 合 作 夥 伴
> 來 訪 學 侶
> 工 作 與 生 活
> 申 請 辦 法
資 源 共 享
> 研 究 資 源
> 主 題 特 展
> 相 關 影 音
> 每 日 一 圖
聯 繫 窗 口
> RSS 訂 閱
> 常 見 問 題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出版園地 >
集刊
第八十八期
ISSN:
1029-4740
出版年:
2015-6
平裝本:250元
定價:
未出版
頁數:
253
冊數:
0
開本:
16 開
購買方式:
三民
.
代理商資訊
摘要:
本期共收錄論文四篇:陳耀煌著〈國家與群眾:北京市城區基層街道體制的建設,1949-1962〉、裴丹青著〈清代「省友」初探〉、賴德霖著〈一種公民建築的產生:晚清和民國早期中國圖書館話語與實踐〉、藍弘岳著〈「明治知識」與殖民地臺灣政治:「國民性」論述與1920年代前的同化政策〉,書評論文一篇:葉毅均撰〈在中國發現近現代史:李懷印教授近著相關問題商榷〉,及書評三篇:汪榮祖撰〈戴景賢,《錢賓四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唐屹軒撰〈新村容子,《アヘン戦争の起源——黄爵滋と彼のネットワーク》〉、常成撰“Barbara Mittler, A Continuous Revolution: Making Sens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ulture”。
目錄
論文
國家與群眾:北京市城區基層街道體制的建設,1949-1962
[摘要]
陳耀煌
PDF
1
在當代中國的城市裡,由街道辦事處與居民委員會構成的街居制,一直是吾人相當熟悉卻又不甚了解的街道體制。究竟其建立與演變的過程為何?其與國家和居民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仍有待吾人進一步去探查。近十餘年來,由於社區制的勃興,居委會的歷史開始受到當代學者的關注。本文擬透過對1950年代與1960年代初期北京市城區基層街道體制的考察,重新去探究中共政權的統治特色,並且試圖闡明當代中國城市基層街道體制建立與演變的概況。
關鍵字
:北京市、基層街道體制、街居制、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
清代「省友」初探
[摘要]
裴丹青
PDF
55
「省友」係「坐省家人」的別稱,多由有書吏背景者、長隨家人或佐雜差役人等充任,常年株守省城,溝通督撫部院、藩臬二司各房書吏,為州縣探聽信息,包攬州縣交代、錢糧領解、投文解犯、刑命案獄等事務。他們既是州縣的辦事熟手,又是藩臬二司彙辦年例錢糧奏銷與赦案時的傳催對象,在地方行政機構運作中起著居間協調作用。「省友」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屢禁而不革,除卻各府廳州縣距省窵遠、通訊技術條件有限等客觀因素,更與帝制中國高度集權體制和「小政府」型的統治模式有著密切關係。
關鍵字
:坐省家人、省友、使費、房友
一種公民建築的產生:晚清和民國早期中國圖書館話語與實踐
[摘要]
賴德霖
PDF
95
目前中國近代圖書館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圖書館學視角的研究,它關注圖書館在書籍使用與管理方面的進步;二是建築學視角的研究,它關注圖書館建築設計、建造的歷史以及風格和技術的轉變。本文試圖整合這兩方面的研究,並將中國近代圖書館史擴展為一種社會政治和文化實踐影響下之建築類型史甚至空間史的研究。在此,本文首先討論近代以來士紳∕知識分子階層以知識為手段,改革社會的努力對於中國現代圖書館話語形成與實踐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文將繼續討論兩個建築學問題,即轉型過程中傳統建築以及士紳生活體驗,對二十世紀早期中國主要公共圖書館空間格局的影響;以及西方圖書館學原理影響下,中國新的公共圖書館空間對讀者與藏書關係的考量。之後,本文將以中國最重要的國家圖書館—國立北平圖書館—為例,討論保存國粹的理念如何體現在該館設計上。此外,在表達士紳階層現代化理想的同時,圖書館所體現的社會、文化和政治關懷也符合政府和其他社會團體的利益,乃至西方人士文明化的願望,因而曾獲得超乎大多數其他建築類型更為廣泛的社會支持與贊助。有鑑於此,本文還將重新反思古德塞爾(Charles T. Goodsell)所定義的「公民空間」概念。
關鍵字
:中國近代建築、圖書館運動、國立北平圖書館、公民建築、 古德塞爾
「明治知識」與殖民地臺灣政治:「國民性」論述與1920年代前的同化政策
[摘要]
藍弘岳
PDF
151
本文將近代日本在建構民族國家乃至帝國主義國家過程中發明與發展出來的知識稱為「明治知識」,並將從此觀點來理解「國民性」論述的出現與殖民地臺灣政治狀況的一個面相。首先,本文探討「國民性」、「國民精神」、「民族性」及「國民道德」等「明治知識」中表述特殊日本精神性質的類義概念群,如何在明治日本產生與運用的問題。然後,以1920年代前日本帝國在臺灣實施的「同化政策」為主,考察伊澤修二與後藤新平、田健治郎等日本帝國官僚如何理解和操作「國民性」概念群以進行統治。再者,探析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如何理解、接受或抵抗「國民性」概念,主要檢討蔡培火(1889-1983)等《臺灣青年》相關知識分子之論述與思想。透過上述人物的檢討,本文意圖探究「近代西方知識」、「明治知識」、「江戶知識」與「中國漢學知識」間的類似與差異,及其交錯所構成的1910到20年代間殖民地臺灣的知識狀況。
關鍵字
:漢學、國族主義、國民性、同化政策、殖民地臺灣
書評論文
在中國發現近現代史:李懷印教授近著相關問題商榷
葉毅均
PDF
205
書評
戴景賢,《錢賓四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
汪榮祖
PDF
223
新村容子,《アヘン戦争の起源——黄爵滋と彼のネットワーク》
唐屹軒
PDF
231
Barbara Mittler,
A Continuous Revolution: Making Sens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ulture
常成
PDF
239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