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
網站地圖
/
所內專區
/
English
關鍵字搜尋
布 告 欄
> 最 新 消 息
> 學 術 活 動
關 於 本 所
> 本 所 簡 介
> 所 長 的 話
> 組 織 圖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榮 譽 榜
> 行 政 人 員
研 究 人 員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研 究 群
活 動 紀 要
出 版 園 地
> 史 料
> 專 刊
> 集 刊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論 文 集
> 其 他 出 版 品
> 胡 適 出 版 品
> 電 子 書
> 所 外 出 版 品
> 出 版 品 搜 尋
> 購 買 程 序
交 流 與 訪 問
> 合 作 夥 伴
> 來 訪 學 侶
> 工 作 與 生 活
> 申 請 辦 法
資 源 共 享
> 研 究 資 源
> 主 題 特 展
> 相 關 影 音
> 每 日 一 圖
聯 繫 窗 口
> RSS 訂 閱
> 常 見 問 題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出版園地 >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第三十七期
ISSN:
1029-4759
出版年:
2021-6
平裝本:200元
定價:
未出版
頁數:
223
冊數:
0
開本:
18 開
購買方式:
三民
.
代理商資訊
摘要:
本期收學術論文三篇:許慧琦著〈愛倫凱在中國:文化轉譯與性別化論述〉、柯佳昕著〈兒童的抗戰經驗與記憶:以知識階層日常生活為中心的探討〉、Shi Xia(施霞)著“The Gendered Politics of Socializ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ublic Wife’ in Late Qing Diplomacy”,及書評一篇:潘鳳娟撰〈評介安娜汀的《耶穌會士與母權:近代早期中國的家庭崇拜》〉。
目錄
論 著
愛倫凱在中國:文化轉譯與性別化論述
[摘要]
許慧琦
PDF
1
本文嘗試突破過去研究瑞典教育家愛倫凱(1849-1926)的框架,一反以往高度集中於五四階段、文學創作與男性論述,企圖從較長時段、多元史料、與兩性著述的新視角出發,考察愛倫凱在民國時期被轉譯與回應的過程及其歷史意涵。在探究中國論者對愛倫凱思想的取捨、轉化、理/誤解、情境化與批判等言論之際,我也對這些論者如何回應與評論愛倫凱學說,進行性別化的分析,以呈現民國女性主義的異質性。為此,我不跟隨之前學者只以男性中心的政治意識形態(如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等),做為女性主義的分類依據,而搭配以凸顯性別化意涵的「男性本位」與「女性本位」思維差異,來辨識與分殊不同作者的論述本質。
本文將闡明,置身中外、新舊因素交織情境下的民國男女作者,透過與愛倫凱學說的對話,各自發展出以母權、女權、或人權為重的異質婦女解放與兩性論述。其中,愛倫凱的戀愛觀與母性論,不僅成為五四及其後中國男性本位女性主義的首要理論依據,也激發過去被學界忽略的女性本位女性主義思維。在這個對愛倫凱學說從高度讚揚與全盤接受,到質疑批評與拒絕採納的思想光譜中,見證了民國論者譯介外來思想的受容程度、反思性與創生力。
關鍵字
:愛倫凱、女性主義、戀愛觀、母性論、文化轉譯
兒童的抗戰經驗與記憶:以知識階層日常生活為中心的探討
[摘要]
柯佳昕
PDF
71
本文以兒童的主體性作為研究抗戰史的視角,探討知識階層兒童的戰爭經驗與記憶,旨在突顯主流抗戰史長期以來忽略的兒童聲音,及其背後所呈現的國族歷史意識。一方面,利用自傳與口述訪談資料,分析傳主所陳述的童年經歷;另方面,關注傳主如何以兒童視角的獨特性,詮釋戰爭經歷在其生命史中的意義,呈現人們看待歷史的複雜性。通過分析兒童私領域的家庭生活、公領域的學校活動,以及兒童創造的兒童遊戲文化,說明抗戰兒童的重要經歷與歷史意義。兒童通常經由家庭或學校參與戰爭,在走向集體的過中深化民族意識;他們積極面對戰爭,從事各種勞務活動,與成人共同承擔戰爭壓力;以「游學」或轉進「私塾」的方式,克服因戰爭被中斷的學業;在成人的安排之外,發揮創意,利用戰爭遊戲將歷史經驗保存下來。兒童作為行動主體,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參與戰爭,當其個人生命史連結家族史、國族歷史的同時,不但重新審視了抗戰對普通人的歷史意義,也在人類反思戰爭的努力上做出貢獻。
關鍵字
:兒童史、兒童文化、抗日戰爭、記憶、日常生活
The Gendered Politics of Socializ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ublic Wife” in Late Qing Diplomacy
[摘要]
Shi Xia (施 霞)
PDF
139
Studies of late Qing diplomatic history and it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ill lack a gendered perspective. Meanwhile,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Chinese gender roles has rarely been examined beyond the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rsections of gender history and diplomatic history through examining the gendered politics of socializing in Chinese diplomacy. Late Qing envoys noticed that women were omnipresent in Western diplomatic and social functions, such as parties, receptions, and balls. Hence, even just to accomplish their official duties, they frequently had to deal with gender related issues, including not only learning how they themselves should interact with Western women in public, but also, more sensitively, deciding if they should follow Western etiquette and allow their wives, who were used to gender separation and domestic seclusion, to attend these events to shake hands with men, or converse with them over dinner table, or even dance with them.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Qing elites gradually realized gender separation might be a li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diplomacy and began to adopt Western gender related etiquette in improvised ways, such as taking their concubines, a traditionally low-class category of public women, abroad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public wife. Although these rapid adaptations were primarily done out of practical diplomatic concerns rather than new conceptualizations of gender relations, they facilitated the emergence of the role of the public wife, which opened a new officially-sanctioned public platform for Chinese women to appear and act.
關鍵字
:late Qing, socializing, public wife, concubine, diplomacy
書 評
評介安娜汀的《耶穌會士與母權近代早期中國的家庭崇拜》
潘鳳娟
PDF
195
讀者投書
《雙桂軒尺牘》的若干史事考訂與朱先敏博士商榷
蔡丹妮
PDF
209
敬覆蔡丹妮博士 《雙桂軒尺牘》 史實商榷
朱先敏
PDF
219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