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中央研究院 / 
  • 網站地圖 / 
  • 所內專區 / 
  • English
  • 正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 布 告 欄
    • >  最 新 消 息
    • >  學 術 活 動
  • 關 於 本 所
    • >  本 所 簡 介
    • >  所 長 的 話
    • >  組 織 圖
    •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  榮 譽 榜
    • >  行 政 人 員
  • 研 究 人 員
    •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  研 究 群
  • 活 動 紀 要
  • 出 版 園 地
    • >  史 料
    • >  專 刊
    • >  集 刊
    •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  論 文 集
    • >  其 他 出 版 品
    • >  胡 適 出 版 品
    • >  電 子 書
    • >  所 外 出 版 品
    • >  出 版 品 搜 尋
    • >  購 買 程 序
  • 交 流 與 訪 問
    • >  合 作 夥 伴
    • >  來 訪 學 侶
    • >  工 作 與 生 活
    • >  申 請 辦 法
  • 資 源 共 享
    • >  研 究 資 源
    • >  主 題 特 展
    • >  相 關 影 音
    • >  每 日 一 圖
  • 聯 繫 窗 口
    • >  RSS 訂 閱
    • >  常 見 問 題
    •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布告欄 > 學術活動

實踐基督信仰:漢口博學書院英籍傳教士眼中的童子軍活動與中國青年之品格培養,1915–1925

arrow icon日期: 2022/01/06

arrow icon時間: 10:00~12:00

*地點: 檔案館第一會議室+視訊

*主講人:羅國暉博士(本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評論人: 吳孟軒教授(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主辦單位: 近史所

*視訊會議連結:https://asmeet.webex.com/asmeet/j.php?MTID=mbde0da10e33ab2f13e14e6c1066eb85c
    會議號:2519 083 9102
    密碼:3MAu2rg5

摘要:
  本文探討早期中國童子軍運動具有宗教色彩的起源,並細察該運動在二十世紀初與基督教和文化殖民主義的關係。本文聚焦於對中國育兒方法持批判態度的倫敦會傳教士,以及他們實踐教化理念的教會學校—漢口博學書院—所介紹的另類模範的青年生活。透過研究傳教士童軍教練,本文為中國青年史提供新的視角:中國童子軍運動被設計為一項「有效」實踐基督信仰的宣教事工,並且從傳教士的角度而言童子軍運動使不少華籍青年成為「良好公民」和具備「美好的德行」,讓他們「突破」了不少傳統中國習俗的「限制」。傳教士欲培育中國青年「優良」品格的目標從他們積極推動童子軍運動的過程中可見一斑。最後,本文亦指出一些陷入殖民主義困惑、以歐美文化為世界觀中心的傳教士童軍教練在教育華籍男性青年的過程當中,有嘗試迴避和淡化中國民族主義的傾向。



arrow icon活動花絮:
event photo
event photo
event photo
event photo

回上一頁
FB網站 RSS 2010優勝網站

Copyright 2016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著作權所有 未經授權 請勿任意轉載

台北市115201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電話:886-2-2782-4166 傳真:886-2-2789-8204

隱私權與安全政策

保有個人資料檔案公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