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活 動 紀 要
日期: 2024/01/24
時間: 10:00~12:00
地點: 檔案館第三會議室
主講人:陳翠蓮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主辦單位: 蔣介石研究群
演講摘要: 戰後台灣政治史研究長期較著重島內威權體制壓迫與民主運動反抗過程,但戰後美國政府對於台灣政治發展的影響力顯而易見,卻較少被納入考量。本次演講將把美國因素加入,探討1950-1980年代美國政府—國民黨政府—台灣社會三方關係的分合互動如何推動戰後台灣政治的起伏變化。 1950年代東亞冷戰情勢下,美國政府基於西太平洋戰略考量,不願台灣落入敵對陣營手中,曾經推動幾種台灣方案,最後在對日和約中促使臺灣法律地位未定,成為戰後迄今的特殊框架。同一時期,國民黨政府因為美方的支持,得以在台灣絕地重生,打造威權體制。1960年南韓李承晚政權倒台,一度激勵台灣地方政治菁英與自由中國集團攜手組織反對黨;但冷戰高峰期美國政府支持反共的國民黨當局,蔣介石得以成功壓制組黨運動,台灣民主運動難有突破。 1970年代台灣內外局勢出現巨大變化,美國政府開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建外交關係,也預測島內政治「臺灣化」將成為無可避免的趨勢。1977年中壢事件後,蔣經國決定採取強硬路線,並發動美麗島大逮捕對反對運動組織化進行預防性鎮壓,但已無法阻止島內民主運動發展。而1980年代美國政府大力推展人權外交與民主促進政策,將人權與軍售掛勾,更對蔣經國形成巨大壓力。在三角關係中,美國政府政策與台灣民主運動合流,成為台灣政治自由化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