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中央研究院 / 
  • 網站地圖 / 
  • 所內專區 / 
  • English
  • 正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 布 告 欄
    • >  最 新 消 息
    • >  學 術 活 動
  • 關 於 本 所
    • >  本 所 簡 介
    • >  所 長 的 話
    • >  組 織 圖
    •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  榮 譽 榜
    • >  行 政 人 員
  • 研 究 人 員
    •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  研 究 群
  • 活 動 紀 要
  • 出 版 園 地
    • >  熱 門 書 刊
    • >  史 料
    • >  專 刊
    • >  集 刊
    •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  論 文 集
    • >  其 他 出 版 品
    • >  胡 適 出 版 品
    • >  電 子 書
    • >  所 外 出 版 品
    • >  出 版 品 搜 尋
    • >  購 買 程 序
  • 交 流 與 訪 問
    • >  合 作 夥 伴
    • >  來 訪 學 侶
    • >  工 作 與 生 活
    • >  申 請 辦 法
  • 資 源 共 享
    • >  研 究 資 源
    • >  主 題 特 展
    • >  相 關 影 音
    • >  每 日 一 圖
  • 聯 繫 窗 口
    • >  RSS 訂 閱
    • >  常 見 問 題
    •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研究人員 > 專任研究人員

依照職務排序 依照姓名排序 依照英文字母排序

余敏玲(Yu Miin-ling)
自我介紹
個人網頁
學歷
經歷
學術榮譽
專長領域
個人研究計畫
著作目錄
著作下載
余敏玲(Yu Miin-ling)


職稱
研究員
研究室
1510
電話
886-2-2789-8256
Email
mhmlyat-signgate.sinica.edu.tw

自我介紹

學歷

  • 1995 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
  • 198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
  • 1980 國立政治大學俄文系學士

個人網頁

經歷

  • 1995-2004 國立政治大學俄語系兼任副教授
  • 2002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斯拉夫與東歐研究學院訪問學人
  • 1999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人

學術榮譽

專長領域

  • 蘇聯史、黨國體制比較、中蘇文化關係

個人研究計畫

  • 中共批評與自我批評機制之起源、形成及演變(科技部,2017.08.01~2020.12.31)

著作目錄

專書、論文集

  • 余敏玲,2015,《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共405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編之專書(論文集)

  • 余敏玲,2012,《兩岸分治:學術建制、圖像宣傳與族群政治(1945-2000)》,共444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期刊論文

  • 余敏玲,accepted,〈中共批評與自我批評初期運作之蘇聯因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 余敏玲,2021,〈型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 (導論)〉,《記憶》,297, 5-32。
  • 余敏玲,2019,〈從電影看毛澤東時期和斯大林時期的愛情觀--- 兼論中蘇對資產階級文化之迎拒〉,《記憶》季刊,第1卷第2期, 頁102-120。
  • 余敏玲,2016,〈從無知到有感:程硯秋與中國共產黨〉,《新史學》,第27卷第3期,頁123-176。
  • 余敏玲,2013,〈同中有異的兩岸黨國體制〉,《電子期刊記憶》,2-21。
  • Miin-Ling Yu, 2013, “From Two Camps to Three Worlds: The Party Worldview in PRC Textbooks (1949-1966)”, China Quarterly, vol.215, 682-702. (SSCI) (IF: 3.154; SSCI ranking: 5%)
  • 余敏玲,2006,〈從高歌到低唱:蘇聯群眾歌曲在中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3期,頁149-191。
  • Miin-Ling Yu, 2005, “Learning from the Soviet Union: CPC Publicity and Its Effects—A Study Centered on the Sino-Soviet Friendship Associatio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XXVI(2), 100-111.
  • 余敏玲,2003,〈學習蘇聯:中共宣傳與民間回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0期,頁99-139。
  • 余敏玲,2002,〈蘇聯英雄保爾‧柯察金到中國〉,《新史學》,第12卷第4期,頁25-74。
  • Miin-ling Yu, 2002, “A Soviet Hero, Paul Korchagin, Comes to China”, RUSSIAN HISTORY-HISTOIRE RUSSE, 29:2-4, 329-355.
  • 余敏玲,2000,〈蔣介石與聯俄政策之再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頁25-74。
  • 余敏玲,1998,〈俄國檔案中的留蘇學生蔣經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9期,頁103-130。
  • 余敏玲,1996,〈國際主義在莫斯科中山大學,1925-193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6期,頁237-264。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 余敏玲,2019,〈從電影看毛澤東時期與斯大林時期的愛情觀- ---兼論中蘇對資產階級文化之迎拒〉,啟之編,《中華學人文革論文集(二):思想與文化》,頁243-276,美國德州奧斯汀:華憶出版社。
  • 余敏玲,2019,〈「勞動光榮」-- 勞動模範與新人勞動觀〉,白思鼎、李華鈺編,《中國學習蘇聯 (1949年至今)》,頁255-292,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余敏玲,2013,〈蔣介石與聯俄政策之再思〉,陳立文編,《蔣中正與民國外交》,頁1-48,台北:中正紀念堂。
  • 余敏玲, 2013, “「偉大領袖」vs.「人民公敵」:從蔣介石形象塑造看國共宣傳戰,1945-1949”, editor(s): 黃自進、潘光哲,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 pp. 87-125,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余敏玲,2012,〈導論 同中有異的兩岸黨國體制〉,余敏玲編,《兩岸分治:學術建制、圖像宣傳與族群政治 (1945-2000)》,頁1-2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Miin-ling Yu, 2010, “Labor Is Glorious: Model Laborer in the PRC”, editor(s): Thomas Bernstein and Hua-Yu Li, China Learns from the Soviet Union, 1949-present, pp. 231-258,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
  • 余敏玲,2006,〈女人扶犁? 女拖拉機手在中國〉,陳永發編,《兩岸分途:冷戰初期的政經發展》,頁171-20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Miin-ling Yu, 2002, “A Reassessment of Chiang Kai-shek and the Policy of Alliance with the Soviet Union”, editor(s): Mechthild Lentner,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1920s: Between Triumph and Disaster, pp. 98-124, London: Curzon Press.
  • 余敏玲,1996,〈蘇聯對中國的軍事援助(1923-1925)〉,《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18期,頁635-655。
  • Miin-ling Yu, 1988, “Ideology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Refutation of Middle Character Theory”, editor(s): Larry N. Shyu et al., East Asia Insight, pp. 145-157, Montreal: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學術會議(研討會)論文

  • Miin-Ling Yu, 202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CP and the Comitnern since the Zunyi Conference”(遵義會議後中共與共產國際之關係), 20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中研院近史所學術討論會, 近史所: 中研院近史所, 2022-11-17.
  • Miin-ling Yu, 2016, ““Humanism or Revisionism: The Role of the Fate of a Man in the Sino-Soviet Relations,””, 15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AAS 2016, Seattle, Washington: AAS, 2016-03-31 ~ 2016-04-02.
  • Miin-ling Yu, 2015, ““Mirroring China’s Politics: Chinese Scholars Interpreting Soviet History after 1991,””, 15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 (ICCEES) IX World Congress, in Makuhari, Chiba, Japan.: ICCEES, IX World Congress, 2015-08-03 ~ 2015-08-08.
  • Miin-Ling Yu, 2014, “Uniting Ya-Fei-La: The CCP’s Construct of the ‘Third World’ during Maoist Period”, 15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Organized Knowledge and State Socialism, San Francisco: UC Berkeley, 2014-12-05 ~ 2014-12-06.
  • 余敏玲,2012,〈從無知到有感:程硯秋與中國共產黨〉,共27頁,發表於政權更迭下的心態變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11-16。
  • 余敏玲, 2011, “Party-led Nationalist Worldview as Reflected in Textbooks of the PRC (1949-1966)”, 25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1950年代的中國文化與社會, 上海: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2011-07-01 ~ 2011-07-02.
  • 余敏玲,2011,〈「偉大領袖」vs.「人民公敵」:從蔣介石形象塑造看國共宣傳戰,1945-1949〉,共19頁,發表於「蔣介石與現代中國再評價」學術研討會,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11-06-27 ~ 2011-06-29。
  • 余敏玲,2010,〈反帝與反殖民主義:中共教科書中的國際觀 (1949-1965)〉,共23頁,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討論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06-04。
  • Miin-Ling Yu, 2007, “Labor Is Glorious? The Propaganda and Practice of Model Laborer in the PR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viet Impact on China: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1949-199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7-06-22 ~ 2007-06-23.
  • 余敏玲,2006,〈勞動萬歲:勞動模範的產生及其文化〉,發表於「黨國體制與冷戰初期的兩岸社會經濟」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10-12 ~ 2006-10-13。

學位論文

  • Miin-ling Yu, 1995, “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Moscow, 1925-1930”, 317 pages, Department of History, New York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 余敏玲,1982,〈十九世紀俄國知識份子的覺醒─別林斯基之研究〉(碩士論文),共170頁,歷史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

他類論文

  • Miin-ling Yu, 2006, “The Party-State System,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in the Early Cold War Period”,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31, 150-152..
  • Miin-ling Yu, 2004, “Communist University of the Toilers of the East”, Supplement to the Modern Encyclopedia of Russian, Soviet, and Eurasian History, 6,220-221.
  • 余敏玲,2001,〈國共兩黨與共產國際關係之俄國資料介紹,1920-1940年代〉,《漢學研究通訊》,第20卷第3期,頁8-15。
  • 余敏玲,2000,〈俄國主要檔案館現況簡介〉,《近代中國》,第140期,頁200-217。
  • 余敏玲,1996,〈出版綴語〉,《前進報》,頁2。
  • 余敏玲譯,1994,〈L. I. Chuguevsky著《在蘇聯出版的中文期刊,1918-1937》〉,《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17期,頁152-159。
  • 余敏玲譯,1987,〈Marrianne Bastid-Bruguiere著《社會變遷的趨勢》〉,《劍橋中國史》〔第11冊晚清篇(下),1800-1911〕,頁599-675。

學術書評

  • 余敏玲,2010,〈評Jay Taylor, The Generalissim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漢學研究》,第28卷第2 期,頁425-432。
  • 余敏玲,2009,〈斯大林政權下的私領域,評 Orlando Figes, The Whisperers: Private Life in Stalin’s Russia〉,《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4期,頁145-154。
  • 余敏玲,1997,〈評介俄羅斯現代史文獻保管與研究中心等編,ВКП(б), Коминтерн и национально-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Китае: Документы, т. 1, 1920-1925 (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民族革命運動:文件,第一卷, 1920-1925);郭恆鈺著,《俄共中國革命密檔,1920-1925》;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運動,1920-1925》;李玉貞譯,《聯共、共產國際與中國,1920-192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7期,頁301-310。
著作下載
  • A Reassessment of Chiang Kai-shek and the Policy of Alliance with the Soviet Union.pdf
  • A Soviet Hero, Paul Korchagin, Comes to China.pdf
  • from two camps to three worlds.pdf
  • Jay Taylor, The Generalissimmo: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pdf
  • Labor Is Glorious’:Model Laborer in China.pdf
  • Learning from the Soviet Union:CPC publicity and Its Effects—A Study Centered on the Sino-Soviet Friendship Association.pdf
  • 女人扶犁?女拖拉機手在中國.pdf
  • 兩岸黨國體制.pdf
  • 俄國主要檔案館現況簡介.pdf
  • 俄國檔案中的留蘇學生蔣經國.pdf
  • 前進報出版綴語.pdf
  • 國共兩黨與共產國際關係之俄國資料介紹.pdf
  • 國際主義在莫斯科中山大學,1925-1930.pdf
  • 從高歌到低唱:蘇聯群眾歌曲在中國.pdf
  • 斯大林政權下的私領域.pdf
  • 程硯秋與中國共產黨.pdf
  • 蔣介石形象.pdf
  • 蔣介石與聯俄政策之再思.pdf
  • 學習蘇聯:中共宣傳與民間回應.pdf
  • 蘇聯英雄保爾‧柯察金到中國.pdf
  • 蘇聯對中國的軍事援助(1923-1925).pdf
回上一頁
FB網站 RSS 2010優勝網站

Copyright 2016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著作權所有 未經授權 請勿任意轉載

台北市115201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電話:886-2-2782-4166 傳真:886-2-2789-8204

隱私權與安全政策

保有個人資料檔案公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