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
網站地圖
/
所內專區
/
English
關鍵字搜尋
布 告 欄
> 最 新 消 息
> 學 術 活 動
關 於 本 所
> 本 所 簡 介
> 所 長 的 話
> 組 織 圖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榮 譽 榜
> 行 政 人 員
研 究 人 員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研 究 群
活 動 紀 要
出 版 園 地
> 史 料
> 專 刊
> 集 刊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論 文 集
> 其 他 出 版 品
> 胡 適 出 版 品
> 電 子 書
> 所 外 出 版 品
> 出 版 品 搜 尋
> 購 買 程 序
交 流 與 訪 問
> 合 作 夥 伴
> 來 訪 學 侶
> 工 作 與 生 活
> 申 請 辦 法
資 源 共 享
> 研 究 資 源
> 主 題 特 展
> 相 關 影 音
> 每 日 一 圖
聯 繫 窗 口
> RSS 訂 閱
> 常 見 問 題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第八十六期
ISSN:
1029-4740
出版年:
2014-12
平裝本:250元
定價:
未出版
頁數:
205
冊數:
0
開本:
16 開
購買方式:
三民
.
代理商資訊
摘要:
本期共收錄論文四篇:杜麗紅著〈制度擴散與在地化:蘭安生(John B. Grant)在北京的公共衛生試驗,1921-1925〉、連玲玲著〈從自我書寫到公眾展演:艾佩琪(Peggy Abkhazi)的戰時日記〉、蘇瑤崇著〈戰後臺灣米荒問題新探(1945-1946)〉、翟志成著〈唐君毅對民主政治的想像與批評〉,及書評三篇:唐啟華撰〈Chihyun Chang,
Government, Imper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Its Chinese Staff
〉、侯坤宏撰〈學愚,《佛教、暴力與民族主義: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佛教》〉、吳政緯撰〈夫馬進著,伍躍譯,《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
目錄
論文
制度擴散與在地化:蘭安生(John B. Grant)在北京的公共衛生試驗,1921-1925
[摘要]
杜麗紅
PDF
1
1914年,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進入中國,資助科學醫學的發展,但未惠及公共衛生。1921年,蘭安生被該基金會派往中國,成為美式公共衛生制度擴散與北京市政當局之間的溝通橋樑。為得到基金會支持,他提議:在醫學院開設衛生系,培養公共衛生人才;在特定區域建立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相結合的衛生中心,兼具醫學實習和衛生行政的雙重職能。1924年,該計畫得到基金會的支持。蘭安生利用他建立的廣泛社會關係,促成京師警察廳同意開設試辦公共衛生事務所。蘭安生隱藏其後,實際控制著該所的財政和人事任免權,保證該所試驗基於科學醫學原則的公共衛生業務。為得到警察廳的支持,他注意處理與各級官員之間的關係,在有些事務上持妥協態度。該所對北京公共衛生的制度變遷有著重要影響,卻由於深層次的文化和經濟原因,未能普及。蘭安生的試驗實際是制度擴散和在地化的雙重壓力之下的產物:須滿足基金會的基本原則,否則會失去資金支持;須適應地方情勢,否則會失去政治支持,舉步維艱。
關鍵字
:洛克菲勒基金會、制度擴散、在地化、公共衛生
從自我書寫到公眾展演:艾佩琪(Peggy Abkhazi)的戰時日記
[摘要]
連玲玲
PDF
49
本文以艾佩琪(Peggy Abkhazi, 1902-1994)為例,分析日記的書寫與流通如何影響自我的建構。二十世紀初出生於上海的英籍婦女艾佩琪,在太平洋戰爭期間被拘禁於上海龍華的「敵國人集團生活所」,此乃日軍在占領區內針對交戰國的非戰鬥人員所設置的收容所,以杜絕任何抵抗或通敵行為。珍珠港事變一爆發,艾佩琪便立志為這個時代留下見證,並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因此這部日記可謂其戰爭經驗、尤其是拘禁時期的生活紀錄。不同於一般將日記視為擷取資訊的資料庫,本文的研究重點乃在於日記如何成為戰時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以及它對日記作者的意義。後來這部日記在1980年代以後,分別在加拿大及英國出版共三次;由於出版過程影響日記的解讀方式,因此本文也探討日記作者如何透過出版來自我展演、進而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日記出版之後,它又成為「上海外國人」主張集體記憶的文本,並成為艾佩琪新移民地的地方認同文本。整體而言,本文希望藉由多層次地閱讀日記,探索更多日記研究的可能性。
關鍵字
:日記、太平洋戰爭、敵國人集團生活所、集中營、上海外國人
戰後臺灣米荒問題新探(1945-1946)
[摘要]
蘇瑤崇
PDF
95
戰後初期臺灣的「米荒」是二二八事件的前因,是戰後史重要課題,原因為何,一直為學界所關心。過去盛傳是因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輸運大批米糧至中國,近年研究則認為是臺灣總督府將米糧分配給日僑與日軍所致,或論說長官公署平抑糧價之努力。但這些研究並未指出造成「米荒」的真正癥結。本文主要根據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資料、《臺灣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移交清冊》等第一手史料重新探討,發現前述之說不符事實處甚多;臺灣當時之所以缺糧,實導因於天災與戰爭形成的結構性問題。不過在戰爭末期,日本總督府透過「征購」與「配售」的米穀管制措施,使問題不致惡化。戰後接收臺灣的長官公署面對缺糧問題,雖無外界傳言輸糧至中國之弊端,但它既無能力也不願意延續總督府的管制措施,更在廢除該政策後,「封存」大批屯糧,導致消費市場米穀數量急凍,形成「米荒」。結果米價暴騰,糧食問題失控,使偏鄉飢荒與弱勢民眾餓死,民怨累積,終致二二八事件的發生。
關鍵字
:二二八事件、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總督府
唐君毅對民主政治的想像與批評
[摘要]
翟志成
PDF
135
唐君毅是當代新儒學的一代宗師,他所宗奉的當然是人皆可為堯舜的性善論。站在性善論的立場,他對西方原罪論的不能贊同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由於原罪論被認為是成就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論基石,唐君毅對民主政治的許多批評,從某一意義上,又可視為儒家性善論對基督教原罪論的批評。這些批評雖大都能言之成理擊中要害,但仍有某些地方不免失諸過嚴或求之過苛,對民主政治的值價和功績有時亦不免評價過低。如何消解性善論和原罪論在成就中國式的民主政治所引起的矛盾和衝突,使得中西文化有可能從互相衝突的關係,改變成為「相助相即的關係」,是唐君毅一輩子的用心所在。他強力引入儒家克己修身的功夫論,以救濟西方民主政治之缺失。唐君毅堅信中西文化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他斷言中西文化的接觸,不應再是西洋向中國的單向輸入,而應是中國和西洋的雙向交流。也只有通過東西文化的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更圓善和更美好的世界新文明才有可能熔鑄,而更高級、更合乎人性,更能兼顧到法律、天理和人情的新民主制度才有可能建成。
關鍵字
:唐君毅、當代新儒學、民主政治、性善論、原罪論
書評
Chihyun Chang,
Government, Imper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Its Chinese Staff
唐啟華
PDF
181
學愚,《佛教、暴力與民族主義: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佛教》
侯坤宏
PDF
189
夫馬進著,伍躍譯,《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
吳政緯
PDF
199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