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
網站地圖
/
所內專區
/
English
關鍵字搜尋
布 告 欄
> 最 新 消 息
> 學 術 活 動
關 於 本 所
> 本 所 簡 介
> 所 長 的 話
> 組 織 圖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榮 譽 榜
> 行 政 人 員
研 究 人 員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研 究 群
活 動 紀 要
出 版 園 地
> 史 料
> 專 刊
> 集 刊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論 文 集
> 其 他 出 版 品
> 胡 適 出 版 品
> 電 子 書
> 所 外 出 版 品
> 出 版 品 搜 尋
> 購 買 程 序
交 流 與 訪 問
> 合 作 夥 伴
> 來 訪 學 侶
> 工 作 與 生 活
> 申 請 辦 法
資 源 共 享
> 研 究 資 源
> 主 題 特 展
> 相 關 影 音
> 每 日 一 圖
聯 繫 窗 口
> RSS 訂 閱
> 常 見 問 題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研討會論文集
演講集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特刊
第七十期
ISSN:
1029-4740
出版年:
2010-12
平裝本:250元
定價:
未出版
頁數:
229
冊數:
0
開本:
16 開
購買方式:
本所
摘要:
本期收論文四篇:張淑雅著〈「主義為前鋒,武力為後盾」:八二三砲戰與「反攻大陸」宣傳的轉變〉、李文杰著〈總理衙門章京的日常生活與仕宦生涯─《懲齋日記》與楊宜治其人〉、陳聰銘著〈1930年代羅馬教廷結束「禮儀之爭」之研究〉、黃自進著〈訴諸國際公論:國際聯盟對「九一八事變」的討論(1931-1933)〉,研究討論一篇:葉高樹撰〈「滿族漢化」研究上的幾個問題〉、及書評兩篇:汪榮祖撰〈卞僧慧纂,《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初稿)》〉、陳耀煌撰〈李懷印兩本中國農村史研究的商榷Huaiyin Li, Village Governance in North China, 1875-1936; Huaiyin Li, Village China under Socialism and Reform: A Micro History, 1948- 2008〉。
目錄
論文
「主義為前鋒,武力為後盾」:八二三砲戰與「反攻大陸」宣傳的轉變
[摘要]
張淑雅
PDF
1
八二三砲戰後不久,美國駐台北政治參事歐斯本(David L. Osborn)向國務院指出:國民黨因為最近改變了「反攻大陸」的立場,故在宣傳上調整政黨的理論基礎;並指出國府與國民黨內外「對此調整的接受度,可能在以下幾年對本地的政局會有決定性的影響。」國府當時是否真的改變了「反攻大陸」的立場或政策?還是只改變了「說法」?本文探討了砲戰對「反攻大陸」宣傳的影響,指出:砲戰確實在反攻宣傳中注入了幾個新的元素。首先,砲戰前以軍事反攻為主、引發大陸抗暴為輔的宣傳,逐漸轉變成以「公社暴政」激發大陸抗暴為主,軍事反攻為輔;亦即「軍事第一」的「武力反攻」,轉變成「主義為前鋒,武力為後盾」的「政治反攻」。其次,反攻在宣傳中從立即的目標變成長期的任務。最後,反攻宣傳結合了〈中美聯合公報〉內的文化元素,以及「人民公社」內反民族傳統的宣傳,為「自由中國」注入了保護民族傳統與文化的元素,讓「自由中國」逐漸變成「文化中國」。本文指出反攻宣傳的轉彎是逐漸的,每個轉變都經過黨政仔細評估決定。反攻大陸雖看來未執行,但卻是蔣介石與國府認定的「存在的理由」,故砲戰雖改變了反攻大陸的「說法」,卻未改變國府這個基本國策與執行的決心。
關鍵字
:八二三砲戰、反攻大陸、不使用武力、反攻宣傳、三民主義
總理衙門章京的日常生活與仕宦生涯 ─《懲齋日記》與楊宜治其人
[摘要]
李文杰
PDF
51
現存稿本《懲齋日記》是晚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楊宜治在光緒十四年前後對其日常生活的記述。該日記透露總理衙門日常事務處理的一些細節,同時也展示了總理衙門章京這一京官群體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狀態。作為辦理外事和其他洋務的中樞,總理衙門並無專職官員,大臣與章京都是兼差。章京負責處理該機構日常事務,但外部知識較為貧乏,他們日常生活的內容,主要包括京中社交、宴飲和其他文化活動。
為了鼓勵更多的中層京官進入總理衙門,參與該衙門事務,總理衙門採行了條件優厚的保獎制度。利用這種保獎加速升遷,正是考取章京的京官們最為關心的。與此同時,總理衙門缺少職業外交官培養機制,司官和堂官兩個階層無法銜接:司官不能通過常規手段升遷為堂官,他們的外事經驗無法承續和發展。楊宜治在總理衙門的經歷,揭示了作為清朝官僚制度中一環的總理衙門與專業外交人才成長之間的不協調。
關鍵字
:楊宜治、懲齋日記、總理衙門、總理衙門章京、保獎
1930年代羅馬教廷結束「禮儀之爭」之研究
[摘要]
陳聰銘
PDF
97
自1742年天主教羅馬教廷以一紙通令,禁止教徒行祭祖敬孔的儀式,也禁止再討論相關議題以來,儀式問題呈凍結狀態,對中國和同樣有類似習俗的鄰國天主教會的發展形成一股阻力。本研究探討促使教廷從初期教會歷史的觀點和新的國際視野,重新審視中國儀式此一舊問題的緣由與過程,觀察在1930年代中短短的七年之內,日本、滿洲國和中國教徒行傳統儀式的問題如何先後獲得解決。
本文的架構安排,以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次序為主。先分析中國傳統宗教與儒教在清末民初的轉變,以及祭孔敬祖的儀式世俗化趨勢更為明顯之時代背景,再銜接至剛恆毅駐華的1920年代天主教儀式問題重獲重視的情形。突發的日本神社參拜事件則直接引發教廷介入,從而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模式,也連帶解決了滿洲國因政治因素而出現的祭祀問題。最後,教廷參酌了處理這兩個案例的模式,於1939年底宣布解除中國儀式禁令。本文最後針對教廷對中國教會發布通令的時代性意義做一整體的分析,再評估對往後教徒可能產生的影響,並觀察中國儀式後續的發展,以瞭解1939年的通令對華人教會的重要性。
關鍵字
:剛恆毅、中國禮儀之爭、中國天主教儀式、神道神社參拜、滿洲國王道
訴諸國際公論:國際聯盟對「九一八事變」 的討論(1931-1933)
[摘要]
黃自進
PDF
145
國聯成立的宗旨在於將民主法治的精神推廣到國際社會,期盼能落實「和平」、「自由」、「平等」、「正義」等理念,這是世人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慘痛經驗後,所萌生的普世價值。因此,一般國聯會員國對日本政府侵犯中國領土的行徑,多表不齒,認為國聯應嚴加制止。惟對實際掌握國聯運作的英、法等行政院常任理事國而言,維繫和平的前提不在於正義的伸張,而在於大國之間彼此互不侵犯,遂無意干涉本屬日本禁臠的中國東北地區之紛擾。在此情勢之下,國聯起初將「九一八事變」定位為中日兩國的糾紛案,主張兩國應直接交涉解決爭端。
及至日本政府在上海挑起戰事,侵犯到列強在華利益,列強為求反制,乃同意將中日兩國爭端依《盟約》第15條,提交大會處理。是以中日兩國的爭端,藉由國聯大會的召開,得以擺脫大國的密室政治。一般會員國既能參與討論,中國的控訴便得以直接訴諸國際公論。國聯大會其後做出了拒絕承認滿洲國等決議,致使日本只能以強勢退出國聯作為反制;自此日本與主流國際社會絕緣,只能和同被國聯唾棄的德、義兩國為伍。
關鍵字
:國際公論、國際聯盟、九一八事變
研究與討論
「滿族漢化」研究上的幾個問題
[摘要]
葉高樹
PDF
195
建立清朝而且統治中國長達兩百六十八年的「滿族」,他們如何「漢化」或是否「漢化」的問題,一直都是清史研究者所關注的焦點,也分別提出各種不同的解釋模式。然而,誰是「滿族」?哪些人「漢化」了?他們「漢化」的情形如何?似有釐清的必要。所謂的「滿族」,自二十世紀初期以來的中國社會中,已被視為是「旗人」的同義詞;在近年的清史研究中,也逐漸形成等同於「旗人」的共識。基於此,有關「滿族漢化」的研究,必須考慮八旗成員的族群屬性,滿洲、蒙古、漢軍三大族群對漢文化的態度,應加以區分;此外,駐防地區社會、經濟、文化條件的不同,區域差異也會影響其「漢化」的速度。又過去的研究常將旗人視為一個群體,但這個群體至少可以分為上層的皇族、中層的文武官員,以及下層的兵丁,不同階層的成員受漢文化影響或衝擊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未必可以一概而論。是以對於不同族群、不同階層的「滿族漢化」現象,究竟是普遍情形還是個別差異,似乎可以重新思考。研究者或許可以透過若干不同族群、不同階層的個案討論,逐一進行檢視,當累積到相當成果之後,才能將「滿族漢化」的概念具體化,或是得到比較準確的認知。
關鍵字
:滿族、漢化、旗人、八旗
書評
卞僧慧纂,《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汪榮祖
PDF
219
李懷印兩本中國農村史研究的商榷: Huaiyin Li, Village Governance in North China, 1875-1936;Huaiyin Li, Village China under Socialism and Reform:A Micro History, 1948-2008
陳耀煌
PDF
223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