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中央研究院 / 
  • 網站地圖 / 
  • 所內專區 / 
  • English
  • 正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 布 告 欄
    • >  最 新 消 息
    • >  學 術 活 動
  • 關 於 本 所
    • >  本 所 簡 介
    • >  所 長 的 話
    • >  組 織 圖
    •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  榮 譽 榜
    • >  行 政 人 員
  • 研 究 人 員
    •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  研 究 群
  • 活 動 紀 要
  • 出 版 園 地
    • >  史 料
    • >  專 刊
    • >  集 刊
    •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  論 文 集
    • >  其 他 出 版 品
    • >  胡 適 出 版 品
    • >  電 子 書
    • >  所 外 出 版 品
    • >  出 版 品 搜 尋
    • >  購 買 程 序
  • 交 流 與 訪 問
    • >  合 作 夥 伴
    • >  來 訪 學 侶
    • >  工 作 與 生 活
    • >  申 請 辦 法
  • 資 源 共 享
    • >  研 究 資 源
    • >  主 題 特 展
    • >  相 關 影 音
    • >  每 日 一 圖
  • 聯 繫 窗 口
    • >  RSS 訂 閱
    • >  常 見 問 題
    •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第一百零四期封面


第一百零四期
ISSN:1029-4740
出版年: 2019-6
  • 平裝本:250元   
  • 定價: 未出版
    頁數:117
    冊數: 0
    開本: 16 開
    購買方式:本所

    摘要:
    本期共收錄論文三篇:謝曉輝著〈當直接統治遭遇邊疆風俗:十八到十九世紀湖南苗疆的令典、苗俗與「亂苗」〉、姬凌輝著〈醫療、法律與地方社會:民國時期「劉梁醫訟案」再探〉、梁馨蕾著〈中國國民黨山西省黨部研究——以組織、人事為中心的考察(1938-1944)〉,及書評一篇:吳啟訥撰〈趙樹岡,《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國家形構》〉。

    目錄
    論文
    當直接統治遭遇邊疆風俗: 十八到十九世紀湖南苗疆的令典、苗俗與「亂苗」[摘要] 謝曉輝 PDF 1
    本文嘗試細描清代苗疆風俗及開闢後實施直接統治的具體內涵,由此檢討明清南部邊疆社會發展由國家、移民等外部因素或者物質資源決定的解釋框架,並豐富學界對直接統治的理解。本研究表明,士大夫移風易俗的邊疆「苗俗」,是本土賴以運行的文化機制和社會秩序的有機組成。十八世紀以來苗疆直接統治的建立,經歷了國家推廣的文化體系與「苗俗」的劇烈互動。正是邊疆「苗俗」與前朝政治遺產,共同參與形塑了苗疆在基層設置、文武職責、法律體系、戶籍與賦稅等方面的具有彈性的、多元直接統治。「苗俗」與這套多元直接統治系統的衝突,直接導致了當地「亂苗」頻現與乾嘉苗民起事的爆發。
    關鍵字:邊疆治理、多元直接統治、苗疆、苗俗
    醫療、法律與地方社會:民國時期「劉梁醫訟案」再探[摘要] 姬凌輝 PDF 37
    「劉梁醫訟案」是近代著名的醫事糾紛案。1929年7月,劉勵清夫婦將幼子劉宣德先後送往湘雅醫學院和秋明醫院診治,不料服罷梁鴻訓醫師所開安替疋林,不出一日便氣絕身亡,由是釀成近六年之久的法律訴訟。大體上本案經歷了從民間調解到社會輿論,從刑事訴訟轉向民事訴訟,其中既有病家與醫家之間的纏訴,也有多方力量圍繞鑒定書製作權和話語權的爭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醫事糾紛本身不是一個靜態的二元對立概念,而是醫學化、司法化、社會化、在地化等諸多歷史進程相互疊加纏繞的結果。「劉梁醫訟案」凸顯了近代醫事糾紛的結構性與層次性,折射出民國時期地方醫療生態的多維性。
    關鍵字:劉勵清、梁鴻訓、醫事糾紛、鑒定書、全國醫聯會
    中國國民黨山西省黨部研究——以組織、人事為中心的考察(1938-1944)[摘要] 梁馨蕾 PDF 77
    抗戰爆發後,閻錫山與國民黨中央聯合抗日關係的達成,使國民黨黨部得以重回山西。但周旋於國民黨、中共與日本之間的晉閻勢力,也自發組建了具有地方政黨性質的組織—民族革命同志會,與各方力量相抗衡。蔣介石為維持合作局面,試圖通過在黨務發展與人事派遣等事項上的較大讓步,借以換取晉閻一方安定。在這一過程中,國民黨山西省黨部書記長黃樹芬在加強蔣閻聯絡、調和山西黨政軍關係,以及化解地方衝突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對以黃樹芬為代表的國民黨中層黨務幹部個人仕途升降的考察,也有助於理解這一時期戰爭局勢的緊張、地方實力派強烈的離心傾向,甚或是國民黨內暗流湧動的派系鬥爭。
    關鍵字:閻錫山、蔣介石、民族革命同志會、山西省黨部、黃樹芬
    書評
    趙樹岡,《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 國家形構》 吳啟訥 PDF 111
    回上一頁
    FB網站 RSS 2010優勝網站

    Copyright 2016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著作權所有 未經授權 請勿任意轉載

    台北市115201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電話:886-2-2782-4166 傳真:886-2-2789-8204

    隱私權與安全政策

    保有個人資料檔案公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