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中央研究院 / 
  • 網站地圖 / 
  • 所內專區 / 
  • English
  • 正體中文
    English
search
  • 布 告 欄
    • >  最 新 消 息
    • >  學 術 活 動
  • 關 於 本 所
    • >  本 所 簡 介
    • >  所 長 的 話
    • >  組 織 圖
    • >  學 術 諮 詢 委 員 會
    • >  重 點 研 究 計 畫
    • >  近 年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  榮 譽 榜
    • >  行 政 人 員
  • 研 究 人 員
    • >  專 任 研 究 人 員
    • >  通 信 研 究 人 員
    • >  兼 任 研 究 人 員
    • >  專家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  博 士 培 育 人 員
    • >  研 究 群
  • 活 動 紀 要
  • 出 版 園 地
    • >  史 料
    • >  專 刊
    • >  集 刊
    • >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 >  論 文 集
    • >  其 他 出 版 品
    • >  胡 適 出 版 品
    • >  電 子 書
    • >  所 外 出 版 品
    • >  出 版 品 搜 尋
    • >  購 買 程 序
  • 交 流 與 訪 問
    • >  合 作 夥 伴
    • >  來 訪 學 侶
    • >  工 作 與 生 活
    • >  申 請 辦 法
  • 資 源 共 享
    • >  研 究 資 源
    • >  主 題 特 展
    • >  相 關 影 音
    • >  每 日 一 圖
  • 聯 繫 窗 口
    • >  RSS 訂 閱
    • >  常 見 問 題
    • >  聯 繫 我 們

 

首頁 > 出版園地 >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第二十六期封面


第二十六期
ISSN:1029-4759
出版年: 2015-12
  • 平裝本:200元   
  • 定價: 未出版
    頁數:210
    冊數: 0
    開本: 18 開
    購買方式:三民 . 代理商資訊

    摘要:
    本期收學術論文三篇:吳方正著〈女性與博覽會:以1907年兩場展覽為例〉、姜鍾赫著〈鼠疫與香港殖民醫學下的華人女性病患(1841-1900)〉、廖小菁著〈神龕上的祖姑婆:何仙姑信仰與泛珠三角地區的女性崇拜〉;及演講一篇:賀蕭(Gail Hershatter)著‧高曉飛譯〈中國農村婦女經歷過革命嗎?今天還剩下什麼?〉。

    目錄
    論著
    女性與博覽會:以1907年兩場展覽為例[摘要] 吳方正 PDF 1
    性別角色分派長久以來是維繫社會秩序的條件之 一。20 世紀初的中國,經歷了一個性別角色重整的階 段。本文的目的,不在探討有哪些女性意識覺醒、或性 別平權的訴求,讓女性擺脫體制的羈絆,而在於觀察怎樣的體制改變促使女性調整她們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即使是不自覺地。選取的觀察場域是清末中國參與在中國舉辦的博覽會。本文選取兩個發生於1907 年的案例,一是中國參加 的「梅勒本女工賽會」,另一個是同年在上海舉辦的「萬 國賽珍會」。這兩個以女性為中心的展覽,都不是由中國發動,中國正面回應的目的,也都不是提升女性地位;但中國的參與,觸動了將女性納入國家生產力結構的議題,提供了女性進入更寬廣社會空間的機會,也促成了舊時性 別分派框架的逐步鬆動。
    關鍵字:性別角色分派、體制、博覽會、梅勒本女工賽會、 萬國賽珍會
    鼠疫與香港殖民醫學下的華人 女性病患(1841-1900)[摘要] 姜鍾赫 PDF 67
    1894 年5 月,鼠疫在香港爆發後,殖民政府為了保 護自身的安全及利益,被迫處理華人的醫療問題。因此鼠 疫成了香港醫療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間接影響了華人婦女的就醫行為。本文探討華人婦女在鼠疫中接觸西方醫學的過程,根據統計,當時華人女性鼠疫患者的死亡率較高於華人男性患者,不過華人女性病患被殖民政府所忽略,殖民者也未積極採取相關措施,幫助婦女接觸她們陌生的西方醫學和男性醫生。政府甚至侵入華人的「家」,在此過程中,殖民者儘管騷擾到華人婦女的生活,也挑戰 了她們在家中照顧病患的職責,但仍然沒有注意到華人婦女染上鼠疫的實質意義。不過,在非常時期有些華人願意嘗試不同的治療方式,促使許多華人婦女在這種緊急情況下接觸了西醫。而在殖民政府不重視華人婦女健康的情況下,教會醫院因傳教的緣故,積極地接觸女性病患。教會醫院採取的措施包括了招聘和訓練一批華人女護士,這群香港第一批華人女護士在抗疫中,具有重要的貢獻,特別是幫助華人女性病患接觸西醫。此外,鼠疫爆發期間,華人所主持的東華醫院在政府介入下,開始提供西醫服務,成為華人女性接觸西醫的另外一個重要管道。
    關鍵字:女性醫療史、香港史、鼠疫、殖民醫學 前 言
    神龕上的祖姑婆: 何仙姑信仰與泛珠三角地區的女性崇拜[摘要] 廖小菁 PDF 133
    抗婚是中國女神傳說中常見的核心主題。過去的研究 多視其為女性對父權社會秩序的反抗,著眼於未嫁女性的 身分對於從夫居(virilocal)的父系家族結構可能造成的衝擊。本文藉由探討廣東增城何仙姑信仰在明清時期的發 展與泛珠江三角洲地區特有的女性祖先崇拜傳統─祖姑之祀,試圖指出,拒絕婚嫁的女性角色向來是當地土俗傳統中視以為常的女性形象,甚至是地方社會奉之為神聖的崇拜對象。當宗族制度於明清時期成為廣東地區鋪排社會秩序與創造社群身分認同的主要機制後,早期地方傳統中抗婚的女性形象透過宗族語言的轉化與操作,不僅成為個別宗族團體用來建構社群認同與更新我群邊界的重要文化資源,也因此在宗族社區中被賦予具有正當性的享祀地位。往昔許多論者所謂,未婚無嗣的女子由於不能透過婚姻歸於正常祭祀秩序之中,所以是父系繼嗣原則所支撐的社會秩序潛在的污染或威脅。本文藉由泛珠三角的女神與祖姑信仰的例子說明,在威脅之外,也存在挹助甚至強化這種社會秩序的穩定力量。女性是污穢抑或聖潔的象徵、是在社會的邊緣或中心得到安頓,端看社區的選擇、操作與實踐。
    關鍵字:抗婚、女神、女性祖先、祖姑、宗族
    演講
    中國農村婦女經歷過革命嗎? 今天還剩下什麼? 賀 蕭(Gail Hershatter) 著/高曉飛 譯 PDF 193
    回上一頁
    FB網站 RSS 2010優勝網站

    Copyright 2016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著作權所有 未經授權 請勿任意轉載

    台北市115201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電話:886-2-2782-4166 傳真:886-2-2789-8204

    隱私權與安全政策

    保有個人資料檔案公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