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胡適獎學金」,從2012年開始施行,原先名稱是「胡適研究」獎學金,2015年改為「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2019年再改為「胡適獎學金」,2024年最後一次舉辦。從創辦至2024年歷經13年,共頒發9次獎學金,獎勵20位碩、博士,包括8位博士及12位碩士。下表為2013-2024年歷年得獎論文及頒獎人。
年份
|
獎項
|
得獎人
|
得獎論文
|
頒獎人
|
2013
|
碩士論文獎
|
謝瑞齡
|
〈《獨立評論》中民主與獨裁的論戰(1933-1937)〉
|
本院陳建仁副院長
|
2013
|
碩士論文獎
|
林佑儒
|
〈南菁書院與晚清的學術和教育發展〉
|
本院陳建仁副院長
|
2014
|
博士論文獎
|
沈芳序
|
〈張我軍對胡適思想的接受與傳播: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3-1932)〉
|
前國策顧問張祖詒先生
|
2016
|
博士論文獎
|
陳建守
|
〈啟蒙如何運動: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概念史〉
|
本院黃進興副院長
|
2016
|
博士論文獎
|
林秋芳
|
〈胡適新詩節奏理論的形成〉
|
本院黃進興副院長
|
2017
|
博士論文獎
|
韓承樺
|
〈當「社會」變為一門「知識」:近代中國社會學的形成及發展(1890-1949)〉
|
本所呂妙芬所長
|
2020
|
碩士論文獎
|
蔡旻遠
|
〈知識分子的人際關係與政治選擇——以胡適為中心(1917-1924)〉
|
本所潘光哲副所長
|
2021
|
博士論文獎
|
詹宜穎
|
〈女虛無黨人在近代中、日知識圈的再現與挪用(1870s-1910s)〉
|
本所連玲玲副所長
|
2021
|
碩士論文獎
|
阮思瑀
|
〈識別金石:美國礦物學在晚清的傳播與再生〉
|
本所連玲玲副所長
|
2021
|
碩士論文獎
|
倪管嬣
|
〈國家、知識、信仰:《佛學叢報》與清末民初佛教的近代轉型〉
|
本所連玲玲副所長
|
2022
|
博士論文獎
|
黃琬柔
|
〈第三隻眼:近代中國轉型時期的歷史小說〉
|
本所巫仁恕副所長
|
2022
|
碩士論文獎
|
葉宇軒
|
〈成為教育學:論明治前期及民國初年荀學言說的近代生成〉
|
本所巫仁恕副所長
|
2022
|
碩士論文獎
|
梁文昶
|
〈中國國民黨對政治犯之改造:以山西反省院為例〉
|
本所巫仁恕副所長
|
2023
|
博士論文獎
|
陳鴻明
|
〈世界貿易公司與中美物資流動,1938-1958〉
|
本所雷祥麟所長
|
2023
|
碩士論文獎
|
楊鈞量
|
〈太平洋戰爭時期國民黨中宣部對美宣傳網絡與活動〉
|
本所雷祥麟所長
|
2023
|
碩士論文獎
|
張志誠
|
〈舒新城在中華書局的出版生涯(1920-1954)〉
|
本所雷祥麟所長
|
2024
|
博士論文獎
|
陳昕劭
|
〈抗戰時期的美國華僑匯款網絡及其運作〉
|
本所雷祥麟所長
|
2024
|
碩士論文獎
|
徐祥弼
|
〈打造「自由中國」:亞洲基金會與冷戰初期的臺灣(1952-1960)〉
|
本所雷祥麟所長
|
2024
|
碩士論文獎
|
廖之睿
|
〈西北中國灌溉工程與中外技術合作:涇惠渠與民生渠(1922-1942)〉
|
本所雷祥麟所長
|
2024
|
碩士論文獎
|
吳崧任
|
〈基督宗教信仰作為反共新武器:蔣中正和《荒漠甘泉》的重譯與推廣(1950-1988)〉
|
本所雷祥麟所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