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
年紀 |
大事紀 |
1962年
|
0歲
|
2月24日,中央研究院在蔡元培館舉行第五次院士會議,由院長胡適先生主持;下午酒會後,胡先生因心臟病復發,於6時35分與世長辭。當晚組織成立治喪委員會,由副總統陳誠為主任委員,宣佈遺囑。夜11時30分,遺體移至極樂殯儀館,在上天廳佈置靈堂。
|
|
|
2月25日,蔣總統親自寫了一副輓聯:「適之先生千古 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 蔣中正敬輓」。
|
|
|
2月27日,下午6時,蔣總統弔唁的輓額送到,原文是:「適之先生千古 智德兼隆 蔣中正敬輓」。
|
|
|
3月1日,公開瞻仰胡先生遺容。蔣總統也親臨弔念這位偉大的學人。
|
|
|
3月2日,上午,公祭。下午1時,舉行家祭,2時30分大殮,即日發引,靈柩暫厝南港中央研究院內。
|
|
|
6月27日,蔣總統頒佈褒揚令。
|
|
|
10月15日,上午10時,陳誠副總統偕同全體治喪委員,於舊莊山坡舉行安葬典禮。
|
|
|
10月18日,中央研究院舉行民國51年第三次院務會議,院長王世杰先生提出「胡故院長住宅之處理案」討論,經決議通過『胡適之先生故居完全供作胡適紀念館之用』。
|
|
|
11月6日,召開中央研究院胡故院長遺著整理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出席委員有毛子水、屈萬里、嚴耕望、陳槃、黃彰健、胡頌平、徐高阮、藍乾章等。決議:(1)整理已發表而未收入文存的散文,推定徐高阮、藍乾章及胡頌平負責收集。(2)胡故院長所有英文著作部分,推定徐高阮、藍乾章與在國外的楊聯陞、袁同禮(守和)、童世綱收集。
|
|
|
12月6日,中央研究院舉行民國51年第四次院務會議,決議聘任凌純聲、魏嵒壽、徐高阮、胡頌平四位先生及本院總務主任(當然委員)組織「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並由凌純聲任主任委員,魏嵒壽任副主任委員。
|
|
|
12月10日,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胡適紀念館(以下簡稱本館)也於同日成立。會中決定紀念館內遺稿由徐高阮、胡頌平先生負責編目,遺物由王志維先生清點。「胡適紀念館」基金籌募,金承藝送來台幣3000元。另請徐高阮先生收集歐美各國名人紀念館的組織及辦法,擬訂保管辦法。
|
|
|
12月21日,召開管委會第二次會議,決議請徐高阮先生商承歷史博物館包遵彭館長的意見,共同擬訂管理規則及參觀規則,並決定胡先生生前生活起居、著作所在地(南港故居)儘量維持原狀,以及以後收集增加之書籍遺物等希望另有陳列的地方。
|
1963年
|
1歲
|
1月7日,召開管委會第三次會議,討論本館開放籌備工作及開放後管理事宜。
|
|
|
1月9日,台大錢思亮校長復函陳雪屏,同意將胡先生遺囑贈給台灣大學的紐約藏書移贈給本館陳列保存。
|
|
|
1月16日,召開管委會第四次會議,報告本館開辦費兩萬元及專任職員工友各一人議案,業經王院長批示均可照辦。另討論「胡適紀念館管理辦法草案」。
|
|
|
2月4日,召開管委會第五次會議,決定2月24日暫行開放一天。預備開放的為書房一間、臥室兩間、客廳及餐廳等處,保持原狀。遊廊裏佈置四個陳列櫃及懸掛各時期代表性的照片二十張。
|
|
|
2月22日,召開中央研究院胡故院長遺著整理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決議遺著《水經注》研究部分,請陳槃作初步檢閱;中古思想史有關的遺著,請黃彰健作初步檢閱;其他稿件,請徐高阮作初步檢閱。
|
|
|
2月24日,胡故院長逝世週年紀念日,臨時開放一天。從上午八點多到下午五時止,來賓簽名的兩千多人,來不及簽名的更多,估計當在五千以上。
|
|
|
2月25日,召開管委會第六次會議,決議四點:(1)在未正式開放以前,各陳列櫃內重要物品及懸掛的珍貴照片,均應收入保險箱內保管。(2)根據初步登記的書籍目錄,著手清點編號。(3)徵集胡故院長生前的錄音帶及影片,做成清冊保管。(4)館內所有遺物及傢具,亦著手先造清冊。
|
|
|
3月22日,召開管委會第七次會議,審定「胡適紀念館管理規則」並送請王院長核定實施,推定徐高阮、王志維、胡頌平等三人草擬展覽規則。
|
|
|
4月29日,召開管委會第八次會議,報告澳洲各大學的馬悅然、N. G. Malmgvist、王鈴、柳存仁、杜聯喆及房兆楹等匯來「胡適紀念館基金」支票乙紙,計英幣39磅16仙令9便士。
|
|
|
5月22日,召開管委會第九次會議,報告胡故院長遺囑執行人的代理人陳雪屏先生寄來台大錢思亮校長簽署之圖書轉讓證明書及胡夫人簽署之遺產轉移同意書。
|
|
|
6月26日,召開管委會第十次會議,決定為避免參觀人數過於擁擠起見,暫發「參觀券」,憑券入館參觀。報告袁中明從澳洲捐款美金20元,入「胡適紀念館」基金。
|
|
|
7月24日,召開管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推選王志維為本館兼任館主任,徐高阮為兼任徵集研究組組長,胡頌平為兼任典藏展覽組組長,王志維為兼任總務組組長。
|
|
|
8月1日,本館正式開放。
|
|
|
8月23日,召開管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決議以後管委會常會,改為每兩個月召開一次,遇有特別事件,得開臨時會議。
|
|
|
10月18日,召開管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決定每星期日及例假日照常開放,以每星期一為補假休息日。
|
|
|
12月6日,召開管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報告胡先生遺著照片約七千張,已攝製完畢;紀念館中所有藏書,現已開始做登記卡片;康南耳(Cornell)大學寄來胡先生資料一卷,請徐高阮去函復謝。另報告楊聯陞來函謂胡先生1956年在加州大學所講中國思想史的十次演講稿,曾允由彼整理事,因楊聯陞先生係胡先生遺囑指定遺著整理人之一,決議將上項演講稿攝成照片寄彼一份。
|
|
|
12月17日,胡適先生73歲生日紀念日,本院在蔡元培館舉行紀念會,由王世杰院長主持,楊亮功先生報告「胡適的治事與治學」。同日,舉行胡適銅像揭幕典禮,由王雲五先生主持。
|
1964年
|
2歲
|
2月7日,召開管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報告諸事:(1)楊聯陞函索胡先生1956年在加州大學演講中國思想史的十次講稿,已製成照片476張,經院長批准後,即可寄出,但將來如對外發表,希先取得本院同意;(2)胡先生遺著照片已黏貼完成;(3)沈怡捐贈胡先生給他的39年4月3日的長信一封,又李迪俊(滌鏡)捐贈胡先生28年親題小詩的照片一張,都應由會去函致謝,並附照片副本,以資紀念。
|
|
|
2月19日,召開中央研究院胡故院長遺著整理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決議諸事項:(1)胡先生全部遺著照片66本暫存傅斯年圖書館內,由藍乾章負責保管,各委員得隨時借用;(2)《水經注》研究部分,由陳槃負責編校;(3)思想史部分,由黃彰健負責編校;(4)其他各部分,由嚴耕望、屈萬里、徐高阮負責編校;(5)胡適年譜改請胡頌平負責編輯。
|
|
|
4月22日,召開管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報告胡先生遺著照片共66大本,已于2月19日移送遺著編輯委員會應用;另決議將胡夫人借與本會胡先生的圖章七顆、印泥兩盒,作為陳列之用。
|
|
|
7月1日,召開管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報告諸事:(1)日本京都大學入矢義高教授寄來胡先生生前和他討論禪宗的函件十封,借與本會攝影,現已攝影完畢,原件即可掛號寄還,並贈送照片副本一份;(2)胡夫人保存胡先生生前給她的信件和她自己寫的回憶錄兩本,均已由會攝影,妥為保藏,原件仍還胡夫人。另討論徐高阮建議「胡適紀念館應有基金」一案,原則同意,請王院長考慮。
|
|
|
7月11日,召開中央研究院胡故院長遺著整理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決議諸事項:(1)推請黃彰健協助毛子水辦理遺著整理工作;(2)推請陳槃、屈萬里、黃彰健三人商擬胡先生遺著總目錄,由黃彰健負責起稿;(3)關于遺著的版式行款,推請黃彰健先生負責擬訂。
|
|
|
8月5日,召開管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報告諸事:(1)歡迎新委員楊樹人、石璋如、梁序穆加入本會;(2)報告院務會議決議將史帶先生(Cornelius Vander Starr)捐贈本院的二萬五千美元悉數撥交本會保管運用 ;(3)日本柳田聖山寄贈胡先生手札「顯微攝影」一卷及其所撰「胡適之博士の手紙」抽印本一冊,以及曹樹銘寄來胡先生的生前手札。另決議諸事項:(1)推請王大文為本會會計顧問;(2)設置基金保管小組,公推楊樹人、王大文、王志維為小組委員,以楊樹人為召集人;(3)設置建築小組,公推凌純聲、徐高阮、梁序穆、石璋如、王志維為小組委員,以凌純聲為召集人;(4)本會基金台幣壹百萬元,以八十萬元存放南港土地銀行,以二十萬建造陳列室。
|
|
|
9月7日,召開中央研究院胡故院長遺著整理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議諸事項:(1)關于胡先生遺著版式的大小、行款、字體、標點符號等,照黃彰健所擬的辦法整理;(2)關于胡先生遺著的凡例,照黃彰健所擬修正通過;(3)關于胡先生遺著的總目錄,照黃彰健所擬修正通過;(4)嚴耕望因赴香港,請辭編輯委員。
|
|
|
9月8日,召開基金保管小組會議,決議:(1)俟史帶(C. V. Starr)捐贈基金台幣壹百萬元到後,全部存放南港土地銀行,分三種方式:(a)以六十萬元立整存整付戶,即每年取息一次。(b)以二十萬元立整存零付戶,即每月取息一次。以上兩項只用利息,不動基金。(c)另以二十萬元立甲種活期存款戶。(2)籌建的陳列室及墓園休息室的建築費用,儘在甲種活期存款戶內動用。不敷時得向南港土地銀行貸款,將來在盈餘項下歸還。(3)史語所及經濟所籌備處設研究獎金各一名,自54年9月學年開始,每年在9月中旬將息金項下撥付兩所各一萬元,並請兩所先將詳細辦法見示。
|
|
|
10月16日,召開管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基金小組報告9月8日會議的四點決議,以及史帶(C. V. Starr)捐贈基金已于9月11日領到,存入南港土地銀行。建築小組報告陳列室工程于9月16日邀請三家廠商比價結果。另決議諸事:(1)陳列室建築費分期付款辦法;(2)陳列室右首下牆角立一基石的款式;(3)為免交基金利息所得稅起見,擬向當地政府辦理登記手續;(4)凡現存總辦事處攝影室張湫濤處之有關胡先生所有的底片,請總務組移交本館保管。
|
|
|
10月17日,召開中央研究院胡故院長遺著整理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議事項:(1)遺著序文,推請毛子水執筆用編輯委員會名義;(2)遵照胡夫人決定,將《水經注》研究及詩歌遺稿交徐高阮負責校印。
|
|
|
12月11日,召開管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報告陳列室工程預定54年1月底完成、墓園左側墓道工程可于12月17日以前完成;另對遺著編輯委員會函請借用之印成的書本、錄稿副本或必須照相的照片,決議原則照借,並請編輯會負責人向本會辦理借用手續,用畢仍請歸還。
|
1965年
|
3歲
|
2月5日,召開管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報告陳列室工程業已大致完成,建築費計23萬5千元,墓道工程費1萬6千元,共計25萬1千元。另決議陳列室於本年2月24日正式開放。
|
|
|
2月10日,召開中央研究院胡故院長遺著整理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報告《胡適先生詩歌手迹》已由商務印書館影印,2月24日前可出版。決議兩事項:(1)「胡適遺著上集」封面,不必標明「胡適全集」字樣,但可在序文內敘明。(2)「胡適遺著上集」約77萬字,現已編好,請毛子水先生儘速與商務印書館商洽簽定合約辦法後,即交稿付印。關于本會以前所擬遺著的版式、行款、字體、標點符號及紙張等決定,抄送商務印書館參考。
|
|
|
4月21日,召開管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報告日本柳田聖山為日本花園大學出版敦煌寫本中有關禪宗史料計畫,請求複製當年戴馬定博士(Richard de Martino)贈給胡故院長的巴黎圖書館收藏的伯希和敦煌寫本照片事。另決議諸事項:(1)史語所與經濟所籌備處設置54年度「胡適先生研究獎金」,應即函告兩所,請其將遴選受獎人員的姓名履歷及研究題目于8月中以前通知本會。(2)《競業旬報》中有關胡先生少年時代的著述,由本館照相保管。(3)商務印書館影印《胡適先生詩歌手迹》,並不理想,以後的遺著,包括《水經注》研究在內,將由胡夫人自己印製發行。(4)陳列室內劃出一個房間作為研究室,將胡先生的遺著集中存放于研究室內,以備徐高阮工作之用。
|
|
|
9月9日,召開管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議通過史語所推薦的徐高阮及經濟所籌備處推薦的何清益為本年度「胡適先生研究獎金」受獎人,並於9月15日一次發給獎金各一萬元;另決定公推徐高阮負責編譯胡先生給韋蓮司(Edith Clifford Williams)的英文信札及在加州大學的十篇英文演講稿。
|
|
|
12月8日,召開管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報告本館及墓園修建工程,以及紀念館基金利息免繳所得稅案與政府接洽的結果。另決定同意胡夫人的建議,以紀念館作為胡適手稿影印的發行所。
|
1966年
|
4歲
|
3月30日,召開管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報告房兆楹及一無名氏捐款事,以及《胡適手稿》第一集已出版;另決議聘朱國璋為本會「會計顧問」,並決定請王志維負責洽辦拷貝胡先生41年12月8日在「文藝協會座談會」的答問錄音。
|
|
|
6月28日,召開管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報告陳紀瀅所保存胡先生前在文藝協會座談會上演講的錄音已拷貝完畢;另決議史語所及經濟所籌備處設置之「胡適研究獎金」各一名,本年度繼續辦理,並決定以後研究獎金分兩次付給。
|
|
|
9月7日,召開管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決定接受本年度經濟所籌備處推薦劉克智為「胡適研究獎金」受獎人。
|
|
|
11月30日,召開管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對於胡夫人的兩項建議:(1)印製胡先生紀念明信片;(2)編印《胡適之先生的一個夢想》小冊子,決議由本館代為發行。
|
|
|
12月17日,召開管委會臨時會議,決議諸事項:(1)最近發生胡故院長著作被文星書局盜印發行事件,本會應向胡夫人面致慰問。(2)推定王志維為本會以後對外發言人。(3)關于本會之職責對外界說明一事,授權徐高阮、胡頌平、王志維三人負責起稿,由凌主任委員先行核閱,再呈王院長核定後發表。(4)關于文星書店蕭孟能對本館妄事污衊一事,應擬具說明,報請院長嚴重處理。
|
1967年
|
5歲
|
1月18日,召開管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凌純聲主任委員提交王志維本年1月18日關于文星書店事的書面報告;另決議同意設立「胡適手稿印行小組」,並聘請李榦、沈怡、王志維等三人為該小組委員。
|
|
|
3月17日,召開管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報告55年度「胡適研究獎金」得獎人史語所劉翠溶、經濟所籌備處劉克智兩人的第二度獎金已撥發,並公推王志維將本會所知文星書局與胡夫人為版權之爭的情形,向王院長口頭報告。另決議本館的英文名稱採用"Hu Shih Memorial",其涵義包括故居、陳列室及墓園在內。
|
|
|
6月30日,召開管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討論胡夫人所提議,將墓園左鄰山地約三百坪及地上樹林一併買下的意見,決議請王志維先與地主李福人接洽,再由本館設法買下。另亦通過胡夫人的提議,將〈史達林世界陰謀底下的中國〉、〈大陸抗暴運動〉及〈主戰場在亞洲問答〉等三篇編印成中英文對照的小冊子,由紀念館代為發行。
|
|
|
9月8日,召開管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報告購買墓園左鄰小地一案,正在進行洽購中,以及史語所推薦趙林、經濟所籌備處推薦劉克智為56年度「胡適先生研究獎金」受獎人等事。
|
|
|
11月15日,召開管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報告購置墓園左鄰山地一案本月底可辦理完成;另就史帶(C. V. Starr)託其助理徐大春於10月27日來函,為維護及管理紀念館所包括三個單位之一的陳列室的經常費用,每季增加贈款美金750元,依照史帶先生指定用途,作成決議。
|
1968年
|
6歲
|
3月15日,召開管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報告墓園土地過戶手續已辦妥,以及墓園造林用地申請撥用公地三筆案,經台灣省地政局同意,正向台北縣政府辦理撥用手續中。討論「胡適研究獎金」的第二期發給,因經費不足,先發史語所趙林五千元,至經濟所籌備處劉克智,延至4月中旬發給。
|
|
|
5月15日,召開管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報告諸事:(1)史帶(C. V. Starr)補助陳列室第三次周轉基金新台幣三萬元已於本月4日撥到。(2)關於史帶先生第二次(2月至4月)補助費的支付報表已於5月14日寄與紐約徐大春轉去。(3)本年度「胡適先生研究獎金」兩名的第二次獎金各五千元已於4月15日以前先後發清。另決定墓園造林及撥用公地的費用,可由本館負擔;以後林木維護工作,亦由本館負責管理。
|
|
|
7月15日,召開管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宣讀胡夫人7月15日給王院長的一封信副本,並報告陳受頤介紹伊愛蓮女士(Irene Eber)來館研究「胡適思想」事。另決議設法籌募捐建南港舊莊國民學校風雨操場一座的費用,以及仍請史語所及經濟所籌備處各推薦本年度「胡適先生研究獎金」人選各一名。
|
|
|
9月20日,召開管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歡迎新委員陳槃、高去尋、吳大猷(林爾康代)加入,並報告關于影印《胡適手稿》所需紙張費十五萬元一事,由本館請求院方去函國家科學委員會申請補助。另接受經濟所籌備處推薦張鴻章為本年度「胡適先生研究獎金」受獎人,史語所方面,陳槃聲稱暫時保留。
|
|
|
11月27日,召開管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報告諸事:(1)為紀念胡先生七十七歲生日,胡夫人擬將《神會和尚遺集》及胡先生晚年校正的神會語錄兩篇,演講辭一篇,印成一書,作為「胡適紀念館單刊第三種」,書名《神會和尚遺集與研究》。(2)前請院方向國家科學委員會申請補助影印手稿用紙十五萬元一案,業經該會決議照撥。(3)史帶(C. V. Starr)補助本館陳列室維護費每月新台幣一萬元,今已來函繼續補助一年。
|
1969年
|
7歲
|
1月24日,召開管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報告史帶(C. V. Starr)于上年12月20日因病去世。本院史語所同人原有「樂林會」組織,因該處土地已由行政院撥予本院作為美化「胡適墓園」之用,決議樂林會移交本會辦理。
|
|
|
5月7日,召開管委會第四十次會議,決議同意史語所本年2月7日函送所擬「本年度胡適先生紀念獎金給予辦法」,以及墓園內的美化由本會基金利息項下支付等事項。
|
|
|
5月23日,召開管委會臨時會議,報告諸事:(1)關于《中國時報》及《國語日報》對於本館開放時間及墓園荒廢報導失實各節,已由本會分別去函更正;(2)中基會贈送本館的銅質紀念碑一方,擬裝置陳列室牆上;(3)學生書店轉來童世綱編的「胡適文存索引」稿費七千五百元,捐贈本館,作為經常費之用;(4)西德漢堡國際出版服務中心傅瑞德(Friendrich)夫人函索胡先生的英文演講"The Chinese Tradition and Future"事。
|
|
|
10月7日,召開管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報告事項:(1)史帶基金會補助陳列室維護費每月台幣一萬元,將于本年10月份停止。(2)艾爾西及芙勞西颱風過境,準備印刷《胡適手稿》七、八集用紙,因美亞印刷廠淹水損壞二十餘令,又《胡適手稿》七集下冊以後勢必延期出版。近兩次颱風襲擊,本館全屋漏水,經建築師檢查,原水泥瓦因年久風化,應全部換新。胡夫人住和平東路1段115號本院宿舍,亦全部漏水,須徹底修理。討論決議事項:(1)關于胡適紀念館修理費用,本館無力負擔,擬請院中修理。(2)胡夫人住宅係本院宿舍,擬請院中比照其他同人宿舍,統籌辦理。(3)將來胡適紀念公園所需水電、佣人及公共廁所維護費用,擬請由院中負擔。
|
|
|
12月9日,召開管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報告胡先生七十八歲生日紀念,陳列室更換部分陳列品及一切佈置等費,由本館設法籌措。另決議仍請王大文繼續負責本館會計業務。
|
1970年
|
8歲
|
3月23日,徐大春先生來函提及Mr. C. V. Starr的中文名字,應為史帶,而非史塔,並請將紀念館的銅牌改正,同時報紙上以後若有記載,也請指明。
|
|
|
4月24日,召開管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報告諸事:(1)史帶基金會將繼續捐助新台幣一百萬元為本館基金,規定以此基金利息70%,作為故居、陳列室、墓園的維護管理費用;另以利息30%作為儲備金,專供陳列室將來大修翻新及改造陳列室之用。另依據史帶基金會備忘錄,過去設置之研究獎金兩名每年各一萬元,暫行停止。如有人研究胡先生的學術思想及其生平言行歷史的,可由本會建議院方向史帶基金會個案辦理。(2)《胡適手稿》十集預計本年6月底可以全部完成。(3)胡頌平編纂《胡適先生年譜長編初稿》,預計今年年底可以完成。
|
|
|
7月20日,召開管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報告黃秉鴻捐回胡先生於民國48年12月2日致胡健中親筆信一件。討論胡夫人建議追究胡故院長墓園公地被人侵佔責任及賠償損失一案,決議催請總辦事處儘速辦理。
|
|
|
8月17日,召開管委會臨時會議,討論台北市舊莊國小侵佔胡適墓園國有公地案。
|
|
|
10月,《胡適手稿》十集全部印齊。
|
|
|
11月25日,召開管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報告諸事:(1)《胡適手稿》十集已全部出齊。(2)《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七篇,現已付印,希望12月17日開始預約。(3)徐大春寄來無名氏捐贈本會新台幣一萬元,指定專做修理陳列室水泥地破裂的地方及維護紀念館其他費用。
|
1971年
|
9歲
|
3月12日,召開管委會第四十六次會議,報告及討論諸事:(1)「胡適墓園」附近地區擴建為「胡適公園」一案,台北市政府於3月2日函稱「俟公園路燈管理處成立後,當即規劃辦理」(約今年7月以後)。(2)「胡適手稿編印小組」結束。編印小組送來的存款存書由本會接收。手稿的帳和存款歸胡夫人印書的帳裡,仍請王大文繼續管帳;請王志維繼續負責管理收支。
|
|
|
6月4日,召開管委會第四十七次會議,報告諸事:(1)關于舊莊國小使用交換土地一案,已照原協議合理解決。(2)陳省身捐贈本館美金五十元,作為補助購置飲水機之用。(3)關于韋蓮司女士家屬捐贈本館之有關胡先生的文件,已由外交部轉寄到館。
|
|
|
10月22日,召開管委會第四十八次會議,報告「胡適公園」興建案,台北市政府已列下年度預算。決議於今年12月17日胡故院長八十足歲生日,將他1942年3月23日演講「中國抗戰也是要保衛一種文化方式」的原文及譯文出版,以資紀念。
|
1972年
|
10歲
|
1月28日,召開管委會第四十九次會議,決議通過本年2月24日胡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照墓碑原文摹勒立碑案,並由本會設法捐募籌措所需經費。
|
|
|
6月23日,召開管委會第五十次會議,討論為保護本館陳列室文物起見,動用歷年累積之「陳列室儲備金」利息,並得史帶基金會同意,裝置七頓半大同箱型溫度調節器一座。
|
|
|
8月11日,召開管委會第五十一次會議,決定將胡夫人最近捐贈本館台幣兩萬元,作為增置防護設備之用。
|
|
|
11月3日,召開管委會第五十二次會議,報告編輯「胡適全集目錄」的要點及經過情形;另決定將胡先生早年翻譯的《短篇小說》兩集,編為一冊,重印出版,以資紀念。
|
|
|
12月1日,召開管委會第五十三次會議,決議諸事:(1)關於胡頌平辭去本委員會委員一職事,請院長挽留。(2)關於處理胡適全集事,擬遵照胡夫人來函處理。(3)關於處理胡適先生年譜長編初稿事,遵照院長指示將存館者拾玖部(每部貳拾捌冊)完全封存。(4)關於胡適公園管理事,擬請王志維督導管理。
|
1973年
|
11歲
|
5月8日,召開管委會第五十四次會議,報告及討論諸事:(1)王志維報告胡夫人臥病經過。(2)胡適公園第一期工程開工,工作天一百天,預計七月間完成。(3)胡頌平報告修正「胡適全集」目錄,大致已告完成。
|
|
|
7月31日,召開管委會第五十五次會議,會中為本會魏故副主任嵒壽先生默哀一分鐘。另決議諸事:(1)密西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伊愛蓮女士(Irene Eber),請求將胡先生195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十次演講稿中之一、二、九、十等四篇複印,作為研究之參考資料,決議複印贈送。(2)毛子水已允將上項演講稿十篇譯成中文,決議複印全份講稿送請毛先生翻譯,儘速出版。(3)本會主任委員凌純聲先生因年老體衰,堅決希望辭去主任委員職務,決議請院長決定,並改組委員會。
|
|
|
11月7日,召開管委會第五十六次會議,報告:(1)主任委員凌純聲因病請假,奉院長核定由高去尋代理;(2)上次會議決議複印胡先生前在美國加州大學十次英文演講稿,送請毛子水譯成中文事,影印本共384頁已於8月10日送去。另決議:(1)「胡適全集」目錄分為三大部分:一、專著部分;二、散篇部分;三、西文部分。(2)籌印胡適全集事,希望王志維負責照目錄收集全部資料。(3)於今年12月17日胡先生八十三歲生日紀念日,將胡先生生前所得的三十五個榮譽博士學位,編成圖表展出。
|
1974
|
12歲
|
2月8日,召開管委會第五十七次會議,通過高去尋代主任委員的提案,籌款聘一專人,在胡頌平、王志維兩位先生督導之下,負責按目錄複印出胡先生之著作,以期「胡適全集」能早日出版。另決議同意日本學人柳田聖山來函所提,將胡先生有關禪宗論文書札之中英文著作譯成日文,以中日文對照出版事。
|
|
|
2月,「胡適公園」興建完工。
|
|
|
11月15日,召開管委會第五十八次會議,報告及決議事項:(1)關于籌印「胡適全集」一事,遵照錢院長指示,已將全集目錄初稿分寄毛子水、楊聯陞兩位先生審閱作初步取捨。(2)關于本館財產目錄,除家具部份本院總辦事處存有目錄外,所有故居及陳列室之遺稿遺物,已徵得胡夫人及其公子祖望先生同意,全部捐贈本館。其清單正在編寫中。(3)紀念館全部藏書內英文部份及英文文稿,公推王志維編輯目錄。
|
1975年
|
13歲
|
8月22日,胡夫人江冬秀女士去世。
|
|
|
9月13日,召開管委會第五十九次會議,決議事項:(1)接受胡祖望捐助本館基金352,818.68元(係胡夫人治喪餘款)。(2)日本學人柳田聖山來函弔唁胡夫人,由本館出名復謝。(3)胡夫人安葬時茶飯影片等費用,由本館照付。(4)胡先生及夫人生前身後,一切承王志維夫婦熱情照顧,並克服種種困難,維持本館迄今,本館同人一致敬佩,並表示謝意。
|
|
|
11月22日,召開管委會第六十次會議,決議通過《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印行三版,改為精裝本一冊,由毛子水寫重版序文。另關於本會辦理財團法人案,決議事涉複雜登記手續,必須慎重籌畫,尚待仔細研究辦理。
|
1976年
|
14歲
|
12月4日,召開管委會第六十一次會議,報告為胡先生八十六歲生日紀念,發行墨蹟石刻拓片四種。另討論胡祖望於本年11月8日函稱贈與本館所有之胡故院長著作權,如將來情形改變時,是否可以收回一節;議決同意。對於管理委員兼館主任王志維提出辭職一節,全體委員一致懇切挽留。
|
1977年
|
15歲
|
11月15日,召開管委會第六十二次會議,報告諸事:(1)本館財務情形,因基金利息減低關係,不敷開支,以出售書籍收入的盈餘來補充。(2)此次水災損失及整理經過情形。(3)本館所印書籍出售及部分再版計畫。(4)胡先生最後幾天日記等,由現住人朱受頤在和平東路胡夫人住宅內發現,交本館保管,由本館去函致謝。另決議本館中英文名牌,因年久銹蝕,請王大閎建築師設計重建。
|
1978年
|
16歲
|
6月28日,召開管委會第六十三次會議,會中決議胡先生的英文著作"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及"The Chinese Renaissance"兩書,因外人常向本館索購,擬由館設法照原版影印出版。
|
1979年
|
17歲
|
3月7日,召開管委會第六十四次會議,報告諸事:(1)胡夫人生前委託本館公推徐高阮翻譯之胡先生與韋蓮司女士書札,嗣由徐先生去世10年有餘,未能完成。此項書札,現已由胡祖望負責保存。(2)關于闕朝華願塑胡先生銅像捐贈康乃爾大學一事,俟闕君逕與康大梅祖麟商協妥當之後,希望本館設法協助裝運美國。(3)本館財產目錄兩冊(胡適紀念館藏書暨遺物文件清冊)現已編成,擬分送本院總辦事處兩份、胡祖望一份、本館保存兩份。另決議本館所藏《四松堂集》可否交九思出版公司複製事。
|
1981年
|
19歲
|
2月24日,召開管委會第六十五次會議,決議事項:(1)本會委員平常開會,僅足法定人數,且均年事已高,似應及時增聘委員,如黃彰健先生、王聿均先生、于宗先先生、文崇一先生、朱炎先生等人選,建議院長核聘。(2)本會籌印「胡適全集」,遵照胡先生生前意見,應儘速分類編輯。
|
|
|
5月2日,召開管委會第六十六次會議,討論決議:(1)遠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為洛陽圖書公司盜印胡適文存,請本館依法另行追訴,以保權益一案。經決議函復遠東圖書公司,胡先生之著作權,依法仍屬本館所有,自當設法追訴。(2)本館委員兼主任王志維再辭館主任一案,經決議一致懇切慰留。
|
|
|
10月22日,中研院舉行民國70年第二次院務會議,通過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增聘委員案。增聘黃彰健、王聿均、文崇一、朱炎、于宗先、楊光中為委員。
|
|
|
12月11日,召開管委會第六十七次會議,對於紀念館委員兼主任王志維請惠准免兼主任一職案,決議懇切慰留。
|
1982年
|
20歲
|
6月4日,新任總務主任趙保軒繼前任總務主任楊光中任本館管委會委員。
|
1983年
|
21歲
|
2月3日,召開管委會第六十八次會議,對於王志維提請辭去館主任一案,仍決議全體一致慰留。另就紀念館以後的發展問題,請高去尋主任委員、王志維館主任兩位與錢思亮院長及韓忠謨總幹事先行商談。
|
1986年
|
24歲
|
8月25日,本院院長吳大猷聘近史所研究員呂實強為本館管委會委員兼主任委員。
|
|
|
9月23日,本館管委會卸任主任委員高去尋、新任主任委員呂實強辦理交接工作。
|
1987年
|
25歲
|
2月19日,召開管委會第六十九次會議,會中吳大猷院長針對胡適先生的著作及紀念館的未來有所指示:(1)為加強蒐集與編整胡先生著作,並為鞏固版權,請毛子水與楊聯陞以胡適遺囑執行人身分,將胡先生著作編整與出版之權,交給中研院,以便院方有法律依據,並得加強進行。毛先生已覆函同意,楊先生亦原則同意,僅若干細節,正在磋商中。一俟此事完全確定,即可由本院交付紀念館辦理。惟目前蒐集與整理,仍盼繼續進行。(2)以紀念館名義無法列入正式預算,為經久之計,必需使其制度化。現可考慮之方式:(a)由院長提請評議會通過,報府核准,成立機構,為中研院一個正式單位;(b)由本院有關單位或史語所或近史所實際隸屬,所有預算即由該所編列。
|
|
|
5月23日,中央研究院舉行第十三屆評議會第一次會議,會中就胡適紀念館納入本院編制進行討論,決議:「紀念館」的人事、修繕、維護等經費,仍由本院總務組負責;學術研究及胡適先生著述整理工作,將由史語所、近史所擬出工作計畫,特聘研究人員,由本院申請人員編制名額,分在該兩所工作。詳細辦法由院長與史語所、近史所及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商定之。
|
1988年
|
26歲
|
11月,本館研究人員萬麗鵑到職。
|
1989年
|
27歲
|
2月,本館研究人員趙潤海到職。
|
1990年
|
28歲
|
12月17日,胡適先生百年誕辰。國立歷史博物館自此日起至1991年1月16日,假該館舉辦胡適百年紀念文物展,本館曾提供胡先生手稿、照片等,充實展覽內容。
|
1993年
|
31歲
|
8月1日,本院院長吳大猷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陶英惠為本館管委會委員兼館主任。
|
|
|
9月8日,南山人壽保險公司捐贈本館新台幣貳拾萬元,作為維修費用。
|
|
|
12月9日,召開管委會第七十次會議,會中吳大猷院長致詞,再度提及紀念館應努力做到改隸為本院一正式單位事,並建議俟新院長到任後,可嘗試援用中美科學合作委員會之例,雖非本院法定單位,但其預算在本院編列,故可維持正常運作。李念萱委員補充說明,本館似可以設立胡適研究中心之理由申請專案辦理,或可獲得補助。此外,主任委員呂實強則報告紀念館人事及財務等事項。
|
1994年
|
32歲
|
11月,開始進行紀念館的屋頂翻修和內部修繕工程。全部工程歷時近四個月,翌年2月21日重行開放參觀。
|
1995年
|
33歲
|
2月21日,紀念館翻修工程竣工,重行開放參觀。
|
1996年
|
34歲
|
5月6日,因臺海兩岸通匯不便,特委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院胡明教授,代為保管本館在大陸地區之版稅及稿酬。
|
1997年
|
35歲
|
11月4日,召開管委會第七十一次會議,就本館在制度上的定位問題提出討論,獲致兩點共識,報院供採擇實行:(1)建議李遠哲院長於本院組織法修法時,將本館納入編制。(2)在納入本院正式編制之前,建議暫時將本館隸屬於近代史研究所,並保留紀念館原來名義及體制。
|
|
|
11月11日,楊國樞副院長邀請近代史研究所呂芳上所長及總辦事處各有關單位主管舉行「胡適紀念館在制度上定位問題」協調會,獲致四項結論:(1)關於本院組織法修法時將本館納入編制此一方案因組織法修法業已提報院務會議討論大致定案,胡適紀念館並未單獨編制,故不予考慮。擬採第二方案,將胡適紀念館隸屬於近史所。(2)仍保留紀念館原來名義,惟原「管理委員會」建議改為「指導委員會」。(3)現有兩位研究人員仍歸屬於近史所及史語所。另行政人員及工友之歸建在不影響胡適紀念館之運作及近史所財務負擔下,逐步辦理。(4)有關該館財產及基金歸屬問題,俟該館歸併於近史所後再予處理。
|
|
|
11月27日,近史所舉行民國86學年度第二次所務會議,就「胡適紀念館在制度上定位問題」協調會之四項結論討論後,決議通過納入近史所編制。
|
|
|
12月18日,中研院民國86年第六次院務會議上,通過胡適紀念館納入近代史研究所編制。
|
1998年
|
36歲
|
1月19日,本館正式改隸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
3月,本館所編《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陞往來書札》由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
|
|
6月,本館先前委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周質平教授整理胡適先生與韋蓮司小姐往來函札,經周質平教授撰著《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一書,由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
1999年
|
37歲
|
5月28日,葉良才先生公子華國博士(Dr. Stephen Yeh),將所藏胡適先生之遺物打火機、煙嘴、拆信刀、簽名章及通訊錄等,託錢純先生轉贈本館珍藏。
|
|
|
8月31日,本院文哲所楊貞德撥出暇餘時間,到館整理胡適藏書英文批註。
|
|
|
12月,本館先前委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周質平教授整理胡適先生與韋蓮司小姐往來函札,經周質平教授編譯《不思量自難忘─胡適給韋蓮司的信》一書,由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
2000年
|
38歲
|
1月15日,召開管委會第七十二次會議,會中為故世的陳槃委員、陳雪屏委員默哀一分鐘。另討論決議諸事項:(1)就「管理委員會」名稱案進行討論,決議:胡適紀念館既隸屬近代史研究所,應由近史所訂定管理辦法,以符實際。至原「管理委員會」,若改為「指導委員會」,其權責亦無從落實,經全體委員討論,建議另組「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諮詢委員會」,俾名實相副。(2)擬訂「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諮詢委員會組織規程」七條,報院核備後提院務會議討論。(3)「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諮詢委員會」未成立前,原「管理委員會」職能與任務暫時維持,以為過渡;全體委員留任至新委員會成立時為止。(4)「胡適紀念館」館主任未遴聘前,原館主任仍暫時留任,繼續維持館務工作,並負責辦理移交事宜。
|
|
|
4月18日,本館管委會主任委員呂實強先生請辭。
|
|
|
9月1日,本院院長李遠哲聘近史所研究員楊翠華任本館主任。
|
|
|
9月14日,本館卸任主任陶英惠、新任主任楊翠華辦理交接工作。
|
|
|
11月27日,進行首批館藏檔案數位化工作:「胡適日記」負片100捲,委外包作掃瞄轉製數位檔。
|
2001年
|
39歲
|
2月1日,陳列室裝潢整修工程開工。
|
|
|
3月28日,陳列室裝潢整修工程辦理驗收工作(空調系統、天花板施作)。
|
|
|
4月12日,陳列室原「磨石地」改鋪「塑膠地磚」。
|
|
|
4月23日,御匠設計公司提具本館陳列室換展規劃書。
|
|
|
4月24日,館藏檔案「美國檔」、「南港檔」文件資料,委外包作掃瞄轉製數位檔。
|
|
|
6月20日,本館主任楊翠華、本院史語所潘光哲及御匠設計公司敲定陳列室展覽主題。
|
|
|
7月11日,本館主任楊翠華與萬麗鵑及御匠設計公司討論「展示大綱文案」。
|
|
|
11月30日,陳列室換展施作。
|
|
|
12月17日,胡適先生110歲生日紀念日,陳列室經重新規劃展覽主題後重行開放。本館並製備中文簡介及雷震特展簡介摺頁兩種。同日,與本所文化思想組合辦「胡適與近代中國學術之建立與轉型」學術研討會,除專題論文的發表與評論外,另有一場座談會討論胡適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
2002年
|
40歲
|
1月4日,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教授周質平到館,協助館藏英文文件分類整理工作。
|
|
|
1月29日-2月2日,台東黃學堂先生到館協助整理胡傳(胡鐵花)檔案。
|
|
|
5月2日,委託北京「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權益保障委員會」代收和保管本館在大陸地區之版稅及稿酬,並與胡明教授辦理移交工作。
|
|
|
8月26日,本館主任楊翠華在績溪上庄胡適故居訪問期間,與績溪縣文化局局長兼績溪胡適故居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海先生,簽訂「臺北胡適紀念館、績溪胡適故居友好協作備忘錄」。
|
|
|
9月20日,提撥北京「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權益保障委員會」保管之大陸地區版稅及稿酬人民幣1萬元,支助績溪胡適故居之陳列設備。
|
|
|
11日1日,即日起縮編參觀業務,開放時間調整為週三、週六,並接受團體預約參觀與導覽。
|
|
|
11月13日,安徽教育出版社社長曹露明、總編輯唐元明及安徽省出版總社處長項純文等訪台,於本館故居遊廊與本館主任取得出版《胡適全集》共識。本所所長陳永發代表近史所,與安徽教育出版社曹社長簽訂「胡適著作權授權備忘錄」。
|
|
|
11月14日,本所91學年度第一次臨時所務會議通過〈胡適紀念館設置要點〉及〈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組織規程〉。
|
|
|
11月26日,胡適墓園擋土牆修繕工程開工。
|
|
|
11月,本館的胡適檔案數位化整編工作,完成第一階段『胡適檔案檢索系統』7172筆及『胡適日記』1992筆,納入「胡適檔案MetaData資料庫」服務系統。『胡適檔案檢索系統』於本所檔案館閱覽室提供Web介面檢索系統之單機查詢;『胡適日記』則開放本所所內網路查詢。
|
|
|
12月24日,召開改組後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報告修訂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組織規程經過;紀念館基金會計工作;胡適紀念館與本所與外界的互動關係。討論彙編胡適晚年在台灣之照片圖輯等出版計畫,預計在本所五十周年慶出刊。
|
2003年
|
41歲
|
1月3日,胡適墓園植栽桂花、櫻桃,並補植山茶、杜鵑、挾剪草、變葉木等。
|
|
|
1月9日,本所博士後研究員陳以愛小姐協助胡適藏書中文書目建檔,並進行整理書中眉批、夾註、圈記等。
|
|
|
1月24日,「胡適手稿十集」、「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以及三個書信檔「楊聯陞專檔」、「韋蓮司專檔」、「雷震專檔」委外包作掃瞄轉製數位檔。
|
|
|
3月19日,胡適照片檔系列一委外包作掃瞄轉製數位檔。
|
|
|
4月23日,製備本館英文簡介摺頁。
|
|
|
6月10日,完成本館陳列室圖文美工加列英文標題。
|
|
|
6月23日,參與本院志願服務人員(志工)招募等工作。
|
|
|
6月25日,完成紀念館平面測繪圖。
|
|
|
6月26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報告安徽教育出版社《胡適全集》出版案,因「水經注研究」部分交稿滯後而延遲。討論本館與聯經出版公司之「胡適日記全集出版權授與契約」條文。
|
|
|
7月3日,胡適墓園人行道鋪面整修工程完工。
|
|
|
7月11日,聯經公司《胡適日記全集》出版權授與契約,完成簽署。
|
|
|
7月18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東亞系研究生(師大國語教學中心交換學生)裴則男(Alexander B. Pevzner)先生到館,為Professor Irene Eber申請複印1956年胡適在加州大學講學「中國思想史」十講。
|
|
|
9月6日,本館導覽解說志願服務人員(志工)報到出勤工作。
|
|
|
9月7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Professor Irene Eber寄送電子郵件答謝複印「中國思想史」十講,並談及胡適致陳受頤、韋蓮司信函等事。
|
|
|
9月18日,本所所長陳永發、副研究員翟志成、助研究員潘光哲及本館主任楊翠華,在北京參加安徽教育出版社《胡適全集》新書發表會和北大舉辦的學術研討會。
|
|
|
11月18日,胡適照片檔系列二、胡傳檔案委外包作掃瞄轉製數位檔。
|
|
|
12月10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報告聯經公司《胡適日記全集》出版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胡適全集》新書已發行上市;本館基金會計工作。討論胡適紀念館門面二期工程施作──陳列室正門改建及新建採光罩工程案。
|
|
|
12月22日,紀念館門廳門廊基礎及鋪面工程開工。
|
2004年
|
42歲
|
1月,第二階段胡適檔案數位化整編1151筆,匯入『胡適檔案檢索系統』,共8723筆,於本所檔案館閱覽室提供Web介面檢索系統之單機查詢。
|
|
|
2月25日,紀念館門廳門廊基礎及鋪面工程辦理驗收工作。
|
|
|
3月5日,本院計算中心協助進行改接本館網路路線到數位典藏專屬光纖,並配用新的網路位址(IP Address)。
|
|
|
3月19日,陳列室原木門換製內外鋼構玻璃門。
|
|
|
4月21日,紀念館門廊工程及採光罩(木構玻璃)工程開工。
|
|
|
6月9日,紀念館門廊工程及採光罩(木構玻璃)工程辦理驗收工作。
|
|
|
6月25日,本所陳永發所長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中基會)委託本所辦理「胡適紀念研究講座」一案,邀集李亦園、張玉法、劉翠溶三位院士及本館主任楊翠華,召開「組設胡適紀念研究講座審議委員會」籌備會第一次會議。會中報告胡適紀念研究獎助金共有三種,一為中基會的「胡適紀念研究講座」,二為黎格曼(Harold Riegelman)先生在紐約創設的「胡適紀念獎學金基金會」(法人團體),三為胡適紀念館的「胡適紀念研究獎助金」。中基會所設之「胡適紀念研究講座」,原獎助台大文學院、中研院史語所,每年各15,000美元。中研院史語所自1983年至2003年,均請石璋如先生擔任講座。台大文學院自2000年起,修改講座審議原則,將獎勵對象由中文系擴大至其他人文研究領域。石璋如先生去世後,中基會於近期改委託本所辦理原獎助史語所的講座,故會中乃針對未來實際運作之規劃進行磋商,並決定以人文課題為研究範疇;同時亦討論組設「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研究講座審議委員會」與中央研究院審議「胡適紀念研究講座」原則。
|
|
|
7月21日,胡適藏書批註圈記委外包作掃瞄轉製數位檔。
|
|
|
10月30日,配合本院辦理93年度志願服務人員(志工)招募工作。
|
|
|
11月4日,〈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講座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及〈中央研究院審議胡適紀念研究講座原則〉,奉本院院長核定施行。
|
|
|
11月22日,紀念館前庭景觀改善工程開工。
|
|
|
11月26日,成立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講座審議委員會,當然委員兼主任委員、召集人劉翠溶(副院長),當然委員陳永發(近史所所長),當然委員兼執行秘書楊翠華(近史所研究員兼本館主任),委員邢義田(史語所研究員)、楊貞德(文哲所副研究員)、孫天心(語言所研究員)、陳慈玉(台史所研究員)。
|
2005年
|
43歲
|
1月5日,紀念館前庭景觀改善工程辦理驗收工作。
|
|
|
1月21-22日,完成導覽及解說志工特殊訓練工作。
|
|
|
1月28-29日,與本院史語所文物館、臺灣考古館,民族所博物館,嶺南美術館合辦中央研究院博物館群「2005年教師研習營」活動。本館主任楊翠華於28日做一場「紀念胡適」簡報講演。
|
|
|
2月15日,志工新春開工,並排定班表,開始勤務工作。
|
|
|
3月12日,胡適先生長子祖望先生病逝於美國華盛頓。
|
|
|
3月24日,召開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講座審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就本院2005年「胡適紀念研究講座」五位候選人票選審議,決議以史語所王明珂研究員為今年講座得獎人。
|
|
|
3月,胡適日記資料庫調整開放權限,改為本院院內使用。
|
|
|
4月6日,本館前授權聯經公司出版《胡適日記全集》繁體字排印本出書。此版係以安徽教育出版社簡體字版為基礎,並擴充、復原簡字版刪節的日記部分。全書450萬字,時間從1906至1962年,共十冊,含索引一冊。
|
|
|
4月7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報告各項館務工作、成立「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研究講座審議委員會」之經過、紀念館基金會計工作,以及大陸地區版稅稿酬及相關工作等事項。討論紀念館前庭噴水池的修補或改建案,決議請設計師規劃後,再做彈性處理;另通過簡化行政手續,不作年度館金費用概算及年度館金收支預算數。
|
|
|
4月14日,接受柯遜添先生捐贈,徵得胡適遺墨一幀:「話怎麼說,就怎麼說」。
|
|
|
4月28日,胡適先生長子祖望先生安厝胡適墓園左翼。
|
|
|
7月1日,本館管理委員會所保管之紀念館基金,轉入本院會計帳表審核的「代收款」專戶存管,並依照會計法、國庫法及中央政府各機關專戶存管款項收支管理辦法等規定辦理撥用事宜。同時,向國稅局申辦註銷管理委員會的稅務扣繳統一編號。
|
|
|
8月23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報告各項館務工作、紀念館基金改為代收款,以及大陸地區版稅稿酬及相關工作等事項。決議依照已完成之噴水池改建規劃案,執行改建工程。會後並舉行新舊任館主任交接儀式,原館主任楊翠華女士卸任,由黃克武先生接任。
|
|
|
9月19日,噴水池改建水池工程,開始動工。
|
|
|
10月1日,陳列室販賣部恢復販售紀念品。書籍出版品則全權交由本所發行室販售。
|
|
|
10月11日舉行館員甄選考試。
|
|
|
11月8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討論新的組織辦法、環境改善工程,以及整理胡適藏書合作案等。
|
|
|
11月18日,舉行首次志工讀書會。
|
|
|
11月30日,水池改建工程完成驗收。
|
|
|
12月29日,九十四學年度第二次所務會議修訂通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設置要點」及「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設立及作業原則」。
|
2006年
|
44歲
|
1月3日,新任館員彭靖媛女士到任。本館館藏胡適先生暨夫人衣物174件,移至本所檔案館寄存。
|
|
|
1月12日,舉行第二次志工讀書會。
|
|
|
1月13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七次會議,討論與北京大學圖書館的胡適藏書整理合作案、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胡適照片整理合作案,以及特展室的展覽主題方向。
|
|
|
1月23日,為因應故居內部整修,故居暫停開放參觀。
|
|
|
2月14日,故居天花板及空調工程動工。
|
|
|
3月16日,舉行第三次志工讀書會。
|
|
|
3月22日,完成展覽動線地坪工程的驗收。
|
|
|
3月23日,九十四學年度第三次所務會議依據「管理委員會設立及作業原則」第三條,票選翟志成先生及楊翠華女士為本館管理委員會委員,另由所長遴聘張力先生及羅久蓉女士為委員。本所陳永發所長、謝國興副所長及本館黃克武主任為當然委員。
|
|
|
4月7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八次會議,討論陳列室與故居保險事宜,決議繼續維持火災保險,並應考慮增加公共意外險。另討論胡適故居遊廊的鐵窗是否拆除,以及故居窗戶與鐵窗的油漆顏色。
|
|
|
5月3日,辦公室走道屋頂整修工程及故居天花板整修工程驗收完成。
|
|
|
5月11日,胡適檔案資料庫開放目錄線上查詢。
|
|
|
5月18日,舉行第四次志工讀書會。
|
|
|
5月26日,新版網頁正式上線。
|
|
|
6月1日,故居空調管線配置工程驗收完成。
|
|
|
6月6日,故居藏書燻蒸工程完成。
|
|
|
6月14日,故居恢復開放。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九次會議,討論資料庫申請方式、瀏覽期限、列印權限等議題,決議:已出版的檔案資料庫,全面開放線上影像檢索功能;尚未出版之檔案資料庫,以申請註冊方式申請影像瀏覽,每次申請以半年為原則,並給予半年瀏覽與列印權限。本館保有最終決定權。另決議通過製作文具組、磁鐵掛鉤及筆筒等紀念品。
|
|
|
7月9日,庫房假樑施工完成。
|
|
|
8月8日,更新網頁之館藏檔案/器物檔案/胡適遺物展示內容。
|
|
|
9月30日,完成遊廊棚架遮板之更換及支架之油漆工程。
|
|
|
10月7日,完成胡適檔案資料庫影像安全控管系統之測試。
|
|
|
10月25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討論「胡適檔案資料庫影像檢索系統使用要點」、與北京大學圖書館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及有關口述歷史與史料出版規劃等案。決議:「使用要點」修改三處後通過。至於申請期限、瀏覽與列印數量之權限規範,先試行一段期間,再視實際使用及作業情形評估是否調整。
|
|
|
10月27日,辦理第五次志工讀書會。
|
|
|
11月28日,正式開放線上影像檢索功能。
|
|
|
11月,完成匯入「胡適日記」資料庫 859 筆。「胡適日記檢索系統」共計 2,851筆。
|
|
|
12月1日,胡適器物移交檔案館庫房保存。
|
|
|
12月16日,辦理胡適先生紀念音樂會,邀請台北四重奏表演。
|
|
|
12月,完成全面檢視墓園需補植及更換之植栽。
|
2007年
|
45歲
|
2月14日,完成胡適墓園的遮雨棚及階梯之整修。
|
|
|
3月14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討論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合作整理胡適藏書案的經費預估表、江蘇文藝出版社擬取得《遠路不須愁日暮》一書授權案,以及紀念館內部庭園美化修飾規劃案。決議:同意支援北大圖書館整理胡適藏書案,惟金額需再議。另,因無法接受江蘇文藝出版社所提25項修改要求,故決議不予授權。
|
|
|
3月16日,辦理第六次志工讀書會。
|
|
|
4月3日,北京大學圖書館副研究員鄒新明先生及特藏部主任張紅揚女士來館訪問並洽談合作整理胡適藏書細節。
|
|
|
5月4日,舉辦「胡適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簽到人數共85位。
|
|
|
5月,完成「南港五」檔案數位化36,664頁。
|
|
|
6月14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與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合作的《胡適與王重民書信集》出版計畫及耿雲志先生所提之《胡適研究論叢》出版補助案。另,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合作整理胡適藏書的合作備忘錄,及耿雲志先生所提之《胡適來往書信集》出版計畫等案則決議再議。
|
|
|
6月20日,新召募的兩位志工,開始服勤。
|
|
|
7月16日,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借展本館館藏《聞見雜錄》及《奏摺》各一冊。
|
|
|
8月16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討論特展室第二次修改設計圖、連接特展室和故居之木棧道動線規劃案,以及特展內容主題。另外,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合作整理胡適藏書案,決議:兩館應以出版藏書目錄為優先目標。
|
|
|
8月28日,本館館員彭靖媛女士轉調本所行政室協助處理人事業務,新館員未到任期間由鄭鳳凰女士代理館務。
|
|
|
8月31日,邀請周質平教授講演「大關懷與小情趣—林語堂的思想與風格」。
|
|
|
8月,完成「胡適檔案檢索系統」資料匯入及測試,共計17,097筆供查詢。
|
|
|
9月,與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合作的「胡適王重民往來書信集」出版計畫,開始啟動。
|
|
|
9月14日,館藏文件紙質檔案,包括南港檔(NK01~NK05)、美國檔(US01)及胡傳檔案(HC01)移交檔案館庫房保存。
|
|
|
10月3日,邀請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楊金榮教授講演「歸來的胡適—30年來的大陸胡適研究」。
|
|
|
10月17日,特展室工程發包。
|
|
|
10月20日,辦理院區開放日有獎徵答活動,參觀人數1,464人。
|
|
|
10月26日,照片及底片、幻燈片等多媒體檔案移交檔案館庫房保存。
|
|
|
11月1日,新任館員許惠文女士到任。
|
|
|
11月14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決議將原通過之《胡適研究論叢》補助款改為補助「編印《胡適研究通訊》計畫」。另外,特展室的內容,決議以「胡適與中央研究院」為主題。
|
|
|
11月27日,與胡適研究會會長耿雲志先生簽訂「編印《胡適研究通訊》合作協議」。
|
|
|
12月底,完成連接特展室與故居的木棧道,及辦公室門窗美化工程。
|
|
|
12月31日,完成中文藏書批注之數位影像,共計38,726頁。
|
2008年
|
46歲
|
1月17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臨時會議,討論特展室展覽主題內容及圖文美工。
|
|
|
4月3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討論特展室開幕儀式及《胡適王重民往來書信集》繁體字版出版案等。
|
|
|
4月,特展室工程完工,特展主題為「胡適與中央研究院」。11日舉行開幕儀式,12日正式開放參觀。另外,故居的展覽動線,改為由迴廊進入,原入口出。
|
|
|
4月22日,拆除連接側屋與故居的鐵棚。
|
|
|
5月29日,本所九十六學年度第四次所務會議依據「管理委員會設立及作業原則」第三條,票選潘光哲先生及陳儀深先生為本館管理委員會委員,另由所長遴聘翟志成先生及楊翠華女士為委員。本所陳永發所長、謝國興副所長及本館黃克武主任為當然委員。任期自2008年7月4日至2010年7月3日。
|
|
|
6月9日,王震宇先生提供有胡適先生簽名的首日封影像檔。
|
|
|
7月9日,何輝慶先生提供胡適先生父母家書信封的影像檔。
|
|
|
7月30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討論與胡適研究會共同簽訂的「編印《胡適研究通訊》合作協議」是否延續,以及「胡適紀念館展覽動線及特展室視聽室整體空間計畫」規劃案第三期工程等案。
|
|
|
7月30日,邀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宋廣波先生講演「中國大陸地區胡適研究之過去與將來」。
|
|
|
8月22日,原主任黃克武先生榮升本所副所長,其遺缺由本所副研究員潘光哲先生接任。而管理委員會委員名單則維持不變。
|
|
|
8月27日,程玉凰女士捐贈本館胡適先生衣物8件。
|
|
|
8月,完成胡適英文藏書批注之數位影像,共計7,435頁。
|
|
|
9月16日,汪榮祖先生捐贈本館影像檔三件(包括照片影像檔兩件、墨蹟影像檔一件)。
|
|
|
9月24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決議繼續支持「編印《胡適研究通訊》計畫」第二年經費,討論紀念館公共設施擴充工程細部設計等。
|
|
|
10月3日,完成故居鐵窗及遊廊棚架油漆工程。
|
|
|
10月7日,完成庭園生態水池的淤泥清除工程。
|
|
|
10月25日,院區開放日參觀人次為1,141人。
|
|
|
10月28日,與胡適研究會簽訂「編印《胡適研究通訊》」續約。
|
|
|
10月30日,潘光哲主任接受非凡音聯播網「海峽之聲旅遊頻道側錄—台灣漫談」主持人蔡尚傑先生電話訪談,介紹胡適紀念館。
|
|
|
11月7日,邀請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以愛副教授講演「兩案胡適藏書的整理與胡適研究前景」。
|
|
|
11月14日,鳳凰衛視中文台「文化大觀園」欄目組來館拍攝,潘光哲主任並接受主持人王魯湘先生的訪談。
|
|
|
11月29日,施作紀念館室內外消毒燻蒸及白蟻防治工作。
|
|
|
12月2日,邀請南開大學侯杰教授演講「新文化運動領軍人物胡適的母親情結淺說」。
|
|
|
12月4-9日,施作陳列室與故居門口之紅磚地坪維修工程。
|
|
|
12月8-20日,潘光哲主任至中國大陸,除參加會議外,亦拜訪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研究會、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權益保障會、安徽教育出版社以及安徽績溪胡適故居等單位。
|
|
|
12月20日,陳列室觸控式電腦導覽系統建置(胡適在台灣影音及胡適紀念館簡介)完工並開放訪客使用。
|
|
|
12月29日,「胡適紀念館展覽動線及特展室視聽室整體空間計畫」規劃案第三期公共設施擴充工程開始施工。
|
2009年
|
47歲
|
1月14日,邀請澳洲西雪梨大學馮兆基教授演講「解讀近代中國自由主義─評大陸學者的新自由主義」。
|
|
|
1月16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潘光哲主任報告2008年12月8日至20日大陸行的各項成果,決議:北大圖書館所擬之「胡適藏書目錄整理合作協議」請再修改;原則上,本館同意支持一至二名工讀生的費用。另討論展場更換主題及規劃5月4日舉辦「五四研討會」等事。
|
|
|
2月12日,特展室觸控式電腦導覽系統建置(學者談胡適)已完工並開放訪客使用。
|
|
|
2月20日,辦理第七次志工讀書會。
|
|
|
2月24日,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47週年致意儀式。
|
|
|
3月,「胡適紀念館展覽動線及特展室視聽室整體空間計畫」規劃案第三期公共設施擴充工程完工。
|
|
|
4月2日,與北京大學圖書館簽訂「胡適藏書目錄整理合作協議」。
|
|
|
4月8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報告籌備五四運動九十週年紀念活動等事。
|
|
|
4月27日,與南方家園出版社合作之《容忍與自由:胡適思想精選》(五四運動九十週年紀念特別版)出版。
|
|
|
5月4日,舉辦「胡適與近代中國的追尋—紀念『五四』九十週年學術研討會」。協辦單位為《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國家文化總會、南方家園出版社。會中邀請馬英九總統以國家文化總會會長身份蒞臨致詞;由林毓生院士發表主題演講,並有九位學者發表論文。簽到人次116人。
|
|
|
5月5日,美國德堡大學(DePauw University)歷史系江勇振教授演講「胡適史學方法論的形成」。
|
|
|
6月20日,施作紀念館室內外消毒燻蒸及白蟻防治工作。
|
|
|
7月1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捐贈本館胡適檔案影像資料開始建檔。
|
|
|
7月,庭園水池優氧化問題處理完成。
|
|
|
9月,完成陳列室前採光罩和內庭木棧道採光罩油漆工程。
|
|
|
9月,完成辦公室內部與走道牆面脫漆之整理油漆、故居遮棚格柵與廊柱清理油漆工程。
|
|
|
9月,完成墓園主墓廊亭油漆防水工程。
|
|
|
10月5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決議:(1)庭園龍柏之維護,以先試作兩棵龍柏樹形之整理,觀其效果,再作全面性的處理;(2)將支持編印《胡適研究通訊》計畫,改為支持《胡適研究論叢》出版計畫。
|
|
|
10月,完成陳列室外牆(靠近水池面)的防水工程及內牆壁癌處理。
|
|
|
10月,墓園地區增設兩座木質解說牌。
|
|
|
10月31日,院區開放日參觀人次為1,417人。
|
|
|
11月18日,與胡適研究會簽訂「《胡適研究論叢》編輯計畫合作協議」。
|
|
|
12月10日,完成墓園碑文描金。
|
|
|
12月13日,完成庭園水池清洗。
|
|
|
12月17日,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118歲歲冥誕致意儀式。
|
|
|
12月17日,完成陳列室地板更換工程。
|
|
|
12月19日,施作紀念館內外環境消毒及白蟻防治。
|
|
|
12月24日,完成庭園燈更新工程。
|
|
|
12月24日,舉辦志工讀書會。
|
|
|
12月28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決議:「紀念館基金」的運用,仍應秉持創立之精神,集中於陳列與墓園的維護,優先次序如下:一、拍攝胡適先生紀錄片,以豐富陳列室的視聽內容;二、故居展示空間的改善及軟硬體的擴充;三、胡適墓園的整修及美化。
|
|
|
12月31日, 「胡適紀念館藏《人權論集》等胡適手批藏書13冊修復複製」招標案完成簽約。
|
2010年
|
48歲
|
1月,完成陳列室全部外牆的防水工程。
|
|
|
1月4日,完成「胡適日記」4,061筆目錄及影像檔匯入「胡適檔案檢索系統」作業,整合成單一資料庫,總查詢筆數為21,179筆。
|
|
|
2月24日,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48週年致意儀式。
|
|
|
2月25日,完成陳列室全部外牆的油漆粉刷處理工程。
|
|
|
3月19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討論拍攝胡適先生紀錄片計畫,及是否授權廠商開發販售紀念品等議題。
|
|
|
3月29日,黃所長克武先生與張力副所長至華盛頓拜訪胡夫人曾淑昭女士。
|
|
|
4月8日,前《自由中國》雜誌社同仁程積寬先生拜訪胡適紀念館。
|
|
|
5月3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議通過與安徽大學歷史系、胡適研究中心合作之「『胡適研究』獎學金章程草案」,以及停止拍攝胡適先生紀錄片計畫。
|
|
|
6月14日,與本所胡適研究群共同舉辦演講會,邀請美國德堡大學(DePauw University)歷史系江勇振教授演講「撰寫《胡適全傳》的構想與經驗」。
|
|
|
7月19日-8月6日,香港貿易發展局籌辦的2010年香港書展文藝廊胡適展,向本館借展胡適先生相關資料59件,包括館藏文物9件、複製品24件、影像檔案26件。
|
|
|
9月1日起,開放參觀時間更改為每週二至週六09:00至17:00,國定例假日休館。
|
|
|
9月15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決議通過三項討論事項:(1)同意授權聯經出版公司出版《胡適日記全集》、《論學談詩二十年》二書之電子書;(2)胡適故居客房以「『熱眼旁觀』:胡適對『胡適思想批判運動』的回應」為展覽主題;(3)位於陳列室左側靠近故居旁的老龍柏樹的裁修原則。
|
|
|
10月17日,施行無障礙人行道改善工程(紀念館前人行道與道路銜接處之水泥鋪面斜坡)。
|
|
|
10月23日,院區開放日參觀人次為1,259人。同日,胡適故居特展「『熱眼旁觀』:胡適對『胡適思想批判運動』的回應」開放參觀。
|
|
|
10月27日,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人員造訪胡適紀念館,洽談借展物品及合作意向書內容。
|
|
|
11月1日起,因本所張力副所長於10月31日卸任,改由林美莉副所長擔任本會當然委員。
|
|
|
11月18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臨時會議,同意建置《胡適全集》中文部分之全文資料,並委由本所數位資料庫同仁統籌辦理。
|
|
|
11月18日,胡適紀念館藏《人權論集》等胡適手批藏書13冊修復複製案驗收完成。
|
|
|
11月19日,與本所胡適研究群合辦「自由主義與儒學的當代對話」研討會。(主題演講及論文發表人:勞思光、潘光哲、簡明海、陳聖屏、蘇瑞鏘、李淑珍、黃克武、何信全等先生)
|
|
|
12月2日,與安徽大學歷史系、胡適研究中心簽署「『胡適研究』獎學金章程」。
|
|
|
12月2-9日,施作胡適先生夫人墓修葺工程。
|
|
|
12月9日,施作胡適墓園主墓廊亭油漆防水工程。
|
|
|
12月13-14日,施作胡適墓園碑文描金。
|
|
|
12月17日,在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119歲冥誕致意典禮。
|
|
|
12月21日,修復墓園鐫刻墓誌銘的大理石碑。
|
2011年
|
49歲
|
2月10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討論胡適先生120歲誕辰紀念研討會的籌備事宜
|
|
|
4月26日,完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捐贈本館胡適檔案文件影像資料目錄及影像檔(簡稱北京檔)匯入「胡適檔案檢索系統」作業。
|
|
|
5月12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討論「胡適紀念館紀念品管理辦法」及在台設立「胡適研究」獎學金的章程草案。
|
|
|
7月26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決議「胡適紀念館紀念品管理辦法」修改第一條總則後通過。討論與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合作舉辦胡適展覽的「展覽協議書」,以及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合作的「胡適藏書目錄」出版合約。
|
|
|
9月9日,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簽訂《胡適藏書目錄》出版合同。
|
|
|
9月16日,完成故居旁的木棧道底下的支撐橫樑結構維修工程。
|
|
|
9月13-22日,胡適墓園進行地面鐵緣石清洗、舖平、填縫處理,以及墓園大理石碑填縫、磨平處理等工程。
|
|
|
10月1日,與《國語日報》社合作的「與『德先生』和『賽先生』做朋友」徵文比賽活動開跑。
|
|
|
10月6日,「建國一百年:『德先生』與『賽先生』的永恆追求」系列活動:北中南影像巡迴展,由北部開展,本館提供「胡適與辛亥革命」展板共襄盛舉。
|
|
|
10月12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討論特展區換展事宜及紀念胡適先生120歲誕辰研討會籌備事項。
|
|
|
10月13-22日,施作胡適墓園主墓廊亭屋頂修繕油漆工程。
|
|
|
10月22日,院區開放日參觀人次為1,655人。同日,「胡適與辛亥革命」特展開放參觀。
|
|
|
10月28日,完成胡適墓園碑文描金。
|
|
|
11月,新版網頁正式上線。
|
|
|
11月1日,與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簽署《胡適文物圖片展》展覽協議書。
|
|
|
11月20-28日,故居、陳列室內外牆油漆工程。
|
|
|
12月8日,本館潘光哲主任及管委會陳儀深委員出席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舉行的《胡適文物圖片展》開幕典禮。
|
|
|
12月10日,本館假檔案館一樓會議室舉辦「與『德先生』和『賽先生』做朋友」徵文比賽頒獎典禮。
|
|
|
12月16-17日,舉行「胡適與自由主義:紀念胡適先生120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宣讀人有:水羽信男、江勇振、江燦騰、何光誠、吳炳守、呂實強(黃自進代讀)、宋廣波、李曉波、汪榮祖、周質平、段煉、孫中曾、耿雲志、陳三井、陳儀深、陸發春、黃克武、萬昌華、雷頤、潘光哲、黎漢基、簡明海等先生。胡適先生長媳曾淑昭女士,12月16日出席研討會開幕式,並聆聽第一場次報告。
|
|
|
12月17日,在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適先生誕辰120週年致意典禮」,由王汎森副院長主持。胡適先生長媳曾淑昭女士於典禮上致詞。
|
|
|
12月28日,陳列室常設展的博士學位展示板更換為「胡適的三十三個榮譽博士學位」。
|
|
|
12月28日起,本館在陳列室舉辦留言贈書活動,凡在「DS留言條」寫下對民主(德先生)與科學(賽先生)的一句話,即兌換胡適書籍一冊。
|
|
|
12月,出版《胡適與辛亥革命》小冊子。
|
2012年
|
50歲
|
1月5日,在本館網頁公告「胡適研究獎學金」計畫。
|
|
|
2月15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討論胡適著作在大陸的版稅事宜,並同意胡適墓園設置澆灌及清洗水源計畫。
|
|
|
2月24日,在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適先生逝世五十週年致意典禮」,由黃克武所長主持。
|
|
|
3月3日起,舉辦胡適先生逝世五十週年簽名贈送明信片活動。
|
|
|
3月6日,總統馬英九先生由本院翁啟惠院長、王汎森副院長陪同蒞臨參觀,本所由沙培德副所長及呂妙芬副所長接待,本館潘光哲主任擔任嚮導。
|
|
|
4月1-2日,施作故居迴廊屋頂整修。
|
|
|
4月2日,「胡適與辛亥革命」特展撤除,原展區換回「胡適與雷震」特展。
|
|
|
4月17日,社團法人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兩位代表到館參觀,再針對陳列室及故居提出改善方案。
|
|
|
5月9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討論瞿海源教授來函建議將胡適紀念館網頁及陳列室前採光罩上方「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題辭去掉的意見。
|
|
|
5月25日,完成內庭園木棧道維修。
|
|
|
5月25日至6月1日,施作胡適墓園設置澆灌及清洗水源工程。
|
|
|
6月5日起,特展室視聽影片放映,加映中午12:30一場,內容為民視「台灣演義:胡適傳」之節錄。
|
|
|
6月18日,與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合作舉辦的「胡適文物圖片展」,移至北京大學圖書館展出,展期為半個月。
|
|
|
6月27日,完成更換陳列室觸控式電腦螢幕櫃。
|
|
|
6月27-28日,施作陳列室廊道護木油保養油漆工程。
|
|
|
7月11-22日,施作公共設施區域(會議室、廁所、廚房)之屋頂、天花板整修工程。
|
|
|
7月13日,施作陳列室外採光罩之滲水維修工程。
|
|
|
7月27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討論「胡適與自由主義:紀念胡適先生120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程序。會後進行館主任交接儀式,原館主任潘光哲先生7月31日卸任,自8月1日起由本所副研究員雷祥麟先生接任。
|
|
|
7月31日,本館主任潘光哲先生卸任。
|
|
|
8月1日,本所副研究員雷祥麟先生接任胡適紀念館主任。
|
|
|
8月11日,胡適先生逝世五十週年簽名贈送明信片活動結束,共計送出明信片2,700張。
|
|
|
9月22-25日,因故居進行胡適藏書燻蒸作業,暫不對外開放。
|
|
|
10月1日起,陳列室販賣部重新販售胡適先生著作出版品。
|
|
|
10月26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討論特展室換展事宜。
|
|
|
10月27日,院區開放日參觀人次為1,415人。本館舉辦兩項活動:「但開風氣不為師」迷宮問答遊戲,以及「胡適與演化論:顛覆中國世界觀的科學理論」演講活動。其中演講活動,聽講人次為48人。
|
|
|
10月,施作陳列室屋頂上方平台防水防漏修護工程。
|
|
|
11月20日起,「胡適檔案檢索系統」系列之一「北京檔」對外關閉,其餘系列仍維持檢索功能。
|
|
|
12月,特展室撤除「胡適與中央研究院」特展,更換為「胡適與蔣介石:道不同而相為謀」特展。
|
|
|
12月17日,舉行「胡適與蔣介石:道不同而相為謀」特展開幕典禮,以本院合唱團表演「胡適詩歌新唱」揭開序幕,再由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錢復先生及本所黃克武所長進行剪綵,觀禮人數逾200位,活動圓滿結束。
|
|
|
12月17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誕辰121周年致意典禮,由本所黃克武所長主持。
|
2013年
|
51歲
|
1月4日,胡適藏書資料庫正式開放申請使用。
|
|
|
2月23日,在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51周年致意儀式,由本所黃克武所長主持。
|
|
|
3月27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討論使用大陸版稅推廣「胡適研究」相關計畫。
|
|
|
4月22日,胡適照片資料庫置於本所網頁的「所內專區」使用。
|
|
|
5月4日,於特展室舉辦「胡適與蔣介石」專題演講,邀請汪榮祖教授主講。聽講人次32人,交流踴躍,活動圓滿結束。
|
|
|
5月24日,與胡適研究會簽訂「《胡適研究論叢》編輯計畫合作協議」及「中學生讀胡適徵文活動合作書」。
|
|
|
6月21日,胡適公園更新初步規劃案: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委託行遠國際工程開發公司的規劃案,與本館有關的部分為:在噴水池後方的擋土牆設置箴言牆,箴言墨蹟由本館提供。
|
|
|
7月14日蘇力颱風災情及復原報告:墓園部分,樹木傾倒及斷枝共11處;庭園部分,樹木傾倒及斷枝7處,採光罩上的紫藤被吹落;建築物部分,故居花架耐力板被強風掀起、毀損。至8月中旬,整修處理完畢。
|
|
|
7月18日,原館員許惠文女士轉調本所人事室處理人事業務,其遺缺由李朝順先生接任。
|
|
|
7月19日,美國德堡大學歷史系江勇振教授演講「研究胡適的現代意義」。聽講人次39人。
|
|
|
7月31日,本館主任雷祥麟先生卸任。
|
|
|
8月1日,本所副研究員羅久蓉女士接任胡適紀念館主任。
|
|
|
8月1日起,由呂妙芬副所長監督本館業務,同時擔任本館管理委員會當然委員。另外,雷委員的遺缺由所長聘請本所副研究員葉其忠先生自8月起接任。
|
|
|
8月,本館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合作的《胡適藏書目錄》套書,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
|
8月,《胡適與近代中國的理想追尋:紀念胡適先生120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由秀威資訊科技公司出版。
|
|
|
9月12日,徴選9位準志工並完成志工特殊訓練。
|
|
|
9月16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討論「胡適研究」獎學金相關議題範圍的三項建議:決議同意名稱改為「胡適獎學金」;論文應以「胡適研究」及「胡適與近代中國」主題相關為主;同意審查委員減至3人。胡適公園更新初步規劃案選定6種墨跡供規劃廠商作設計。
|
|
|
9月30日,「北京檔」目錄開放查詢,共開放九個系列,包括:「美國檔」(US)、「南港檔」(NK)、「胡適與楊聯陞專檔」(LS)、「胡適與韋蓮司專檔」(CW)、「胡適與雷震專檔」(LC)、「胡適手稿」暨「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MS);胡傳專檔(HC)、「胡適日記」(DY),以及「北京檔」(JDSHS)。
|
|
|
10月3日,完成庭園墓碑描金。
|
|
|
10月15日,完成故居長廊雨棚油漆工程。
|
|
|
10月19日,院區開放日參觀人次為1,795人。
|
|
|
11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宋廣波先生於胡適紀念館特展室演講「胡適——20世紀最有影響的紅學家」。聽講人次18人。
|
|
|
12月3日完成故居屋簷集水管修繕工程:舊雨水管為塑膠材質,已脆化變形,並造成屋簷木頭腐蝕;此次改裝為銅製集水管,既使用壽命長且外型美觀。
|
|
|
12月9日,完成陳列室與特展室的監視及音響系統工程。
|
|
|
12月17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122歲冥誕致敬儀式,由黃克武所長主持,與會人士19位。
|
|
|
12月17日,上午舉行「胡適研究」獎學金頒獎典禮,由黃克武所長主持,本院陳建仁副院長、本所黃所長及潘光哲教授分別致詞,陳副院長頒獎。與會來賓共計14位,活動順利圓滿完成。得獎論文介紹如下:謝瑞齡,〈《獨立評論》中民主與獨裁的論戰(1933-1937)〉,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101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王遠義教授;林佑儒,〈南菁書院與晚清的學術和教育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101學年度第2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黃克武教授。
|
|
|
12月19日,完成故居木質地板修繕及地板修繕,以保留原材料為原則,並針對蟲蛀及結構支撐問題加強處理。(b)客房部分,以磨石子工法修復牆面及地板。(c)遊廊之牆面多處龜裂,以洗石子工法修復。陳列室外石板路原鋪面凹凸不平,為求改善,改為舖設平坦石板並及無障礙緩坡維修等。
|
|
|
12月20日,完成陳列室LED燈照明設備更換。
|
|
|
12月24日,完成陳列室外石板路原鋪面凹凸不平,改善為舖設平坦石板並及無障礙緩坡維修等。
|
|
|
12月25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討論胡適公園更新初步規劃案原選定6種墨跡不敷使用,決議增選定4種供廠商設計。
|
2014年
|
52歲
|
1月31日,本館主任羅久蓉女士離任。
|
|
|
2月1日,本所副研究員潘光哲先生代理胡適紀念館主任。
|
|
|
2月24日,在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52周年致敬儀式,由本所黃克武所長主持。與會人士19位。
|
|
|
2月,庭園圍牆攀附之榕樹造成圍牆裂縫,已修護圍牆裂縫及鋸除榕樹。
|
|
|
3月8日至4月12日,台北紅館展出『先生,先聲-民國文化人展』並向本館借展《新青年》套書展出,潘代主任光哲於3月22日發表演說《圍剿胡適:公共知識人的挑戰與回應》。
|
|
|
3月20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討論胡適檔案資料庫影像檢索系統每筆檔案資料過大,可能造成使用者讀取文件的時間較久或無法讀取文件,擬以影像檔案分冊方式改善。決議館依本所分冊原則,每筆檔案資料過大進行分冊,每分冊50頁,應用程式自動分割檔案方式處理。
|
|
|
4月16日,完成館藏器物香檳杯一件損壞(器物編號:03-08-002-107)修復。
|
|
|
7月29日,雨水回收自動灑水系統已驗收正式啟用。
|
|
|
8月1日,本所副研究員潘光哲先生接任胡適紀念館主任。
|
|
|
8月29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討論擬於本年度12月17日展出「胡傳與臺灣」特展,決議請紀念館先行編輯文案後,再送請委員提供意見。本館擬出版「胡適四十自述」,決議同意出版,費用由紀念館基金支付。
|
|
|
8月,與安徽大學研究生院及胡適研究中心合作的「『胡適研究』獎學金」計畫,今年度的申請論文有兩篇:王若穎,〈新家庭與新女性——“胡適太太”江冬秀研究〉;審查通過同意頒發獎學金,第二篇則未獲同意。
|
|
|
11月1日,院區開放日參觀人次為1,795人。
|
|
|
12月1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臨時會議,討論展板設計圖。會後彙整四位出席委員所提意見,進行修改。
|
|
|
12月12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討論有關2008年本館與中國社科院近史所合作整理北京胡適檔計畫。
|
|
|
12月17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誕辰123周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副所長巫仁恕先生主持。
|
|
|
12月17日,本館第二屆「胡適研究」獎學金頒獎典禮在特展室舉行,由本所副所長巫仁恕先生主持,本次邀請前國策顧問張祖詒先生擔任頒獎人。與會來賓共計14位,活動順利圓滿完成。
|
2015年
|
53歲
|
2月24日,在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53周年致敬儀式,由本所所長黃克武先生主持。
|
|
|
2月,本館編印的胡適著《四十自述》出版。
|
|
|
2月,本館於《胡適研究通訊》總第29期發表〈胡適的榮譽博士學位考〉一文。
|
|
|
4月16日,舉行梁蘊明先生所藏之〈桂源舖〉條幅捐贈儀式。由梁蘊明先生之女梁其姿院士與梁其汝女士代表家屬捐贈,我方則由本所黃克武所長代表接受。
|
|
|
5月25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通過「常設展設計規劃及施工案」,聘請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5位委員擔任評審委員。
|
|
|
5月,完成環境消毒燻蒸及白蟻防除暨陳列室書籍氣化燻蒸。
|
|
|
6月3日,舉行胡適美國友人Mr. Morris Cooper, Jr.之女所藏胡適親筆題簽的《中國食譜》(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一書捐贈儀式。
|
|
|
6月17日,陳列室常設展區設計規劃及施工案完成招標。
|
|
|
9月,與北京胡適研究會合作的「《胡適研究論叢》編輯計畫」,收到樣書《胡適研究論叢》第三輯:《心長路遠:胡適研究的歷程》。
|
|
|
9月13日,完成陳列室及故居直流變頻節能空調第一期常設展區工程。
|
|
|
9月16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通過紀念館與武漢的華中師範大學合作的「『胡適研究』獎學金」計畫提案,以及台灣的「胡適研究」獎學金計畫章程修正案。
|
|
|
9月18日,完成陳列室及故居直流變頻節能空調工程第一期工程。
|
|
|
10月31日,院區開放日參觀人次為1,263人。
|
|
|
12月14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十一次會議,討論與武漢的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協商後的「胡適獎學金」章程,及北京胡適研究會2016年舉辦「胡適研討會」申請補助案等。
|
|
|
12月17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誕辰124周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呂妙芬所長主持。
|
|
|
12月17日,舉行胡適紀念館常設展重新開幕典禮,由本院王汎森副院長及本所呂妙芬所長剪綵。隨後由本館潘光哲主任為來賓導覽解說,常設展區正式開展。
|
|
|
12月29日,授權本院資訊所何建明研究員使用《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手稿影像檔729頁於其「胡適字體」計畫。
|
2016年
|
54歲
|
1月13日,本館訪問胡適院長住宅(即胡適故居)設計者游春陽先生。
|
|
|
2月24日,在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54周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呂妙芬所長主持。
|
|
|
4月7日,本館訪問胡適墓園設計者高而潘先生。
|
|
|
4月11日,完成陳列室與故居的直流變頻節能空調第二期工程。
|
|
|
5月24日,完成特展室的部分展板更新及「胡傳與臺灣」特展的重新布展。
|
|
|
5月25日,完成胡適墓園廊道圓形石、石板及排水溝等修繕工程。
|
|
|
6月17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十二次會議,討論本館增設英語及日語導覽服務的可能方式、通過北京胡適研究會2016年舉辦「胡適研討會」申請補助案,及同意授權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本館出版品與紀念品的合作案。
|
|
|
6月20日,中國電視台大陸尋奇節目專訪本館潘光哲主任並拍攝胡適紀念館專集,此專集於7月3日播出。
|
|
|
8月14日,完成生態池汙泥清洗及圓形石填補工程。
|
|
|
8月29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十三次會議,討論本館與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合作之「胡適獎學金」2016年度得奬名單,確認最後得奬名單為:一等獎席加兵;二等獎林建剛、張書克。
|
|
|
10月12日,確定本館「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第三屆得奬名單為:林秋芳與陳建守。
|
|
|
10月29日,院區開放日參觀人次為2,221人。
|
|
|
12月7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十四次會議,討論有關紀念館的未來經營方式。
|
|
|
12月17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誕辰125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余敏玲副所長主持。
|
|
|
12月17日,舉行胡適紀念館海峽兩岸胡適獎學金頒獎典禮,包括:本館設立之第三屆「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及本館與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合辦之第一屆「胡適獎學金」。本館第三屆「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得獎論文有二篇,分別是:1. 陳建守,〈啟蒙如何運動: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概念史〉(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6月;指導教授:古偉瀛博士、黃克武博士)。2. 林秋芳,〈胡適新詩節奏理論的形成〉(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1月;指導教授:李瑞騰博士)。而本館與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合辦之第一屆「胡適獎學金」得獎論文是:1. 一等獎得獎者一名:席加兵,〈胡適「中國的文藝復興」思想研究〉(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博士論文,2013年6月;指導教授:李玲教授)2. 二等獎得獎者兩名:(1) 張書克,〈胡適自由觀的形成與特點:從其閱讀經歷視角進行的考察(1917年以前)〉(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5月;指導教授:熊月之教授)。(2) 林建剛,〈胡適生前形象考辯——以胡適被接受過程中的問題與矛盾為考察中心〉(南開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16年5月;指導教授:李新宇教授)。此獎項惟有一等獎得獎人可獲得機會,至台北參加胡適紀念館舉行的頒獎典禮;並以獲獎論文為題,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發表一次公開學術演講。此次頒獎典禮受獎人有三位,分別為林秋芳、陳建守及席加兵,由本院黃進興副院長擔任頒獎人。
|
|
|
12月20日,本館與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合辦之第一屆「胡適獎學金」一等獎得獎人席加兵博士,於本所發表學術演講,講題為「胡適『中國的文藝復興』思想研究」。
|
2017年
|
55歲
|
2月24日,在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55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呂妙芬所長主持。
|
|
|
3月8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十五次會議。
|
|
|
3月24日,於胡適紀念館舉行本館與林語堂故居之「胡適與林語堂:吾輩已返,爾等且拭目以待」聯合特展開幕典禮。
|
|
|
5月5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十六次會議,決議修改後通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影像資料授權使用及收費要點」。
|
|
|
7月31日,本館主任潘光哲先生卸任。
|
|
|
8月1日,本所研究員余敏玲女士接任胡適紀念館主任。
|
|
|
8月14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十七次會議,決議通過本館「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章程修改條文、2017年「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論文審查人的推薦名單,以及本館與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合辦「胡適獎學金」之2017年得奬名單為:一等獎從缺;二等獎李周峰博士、鄭澈博士。
|
|
|
8月24日,完成故居屋簷板使用不鏽鋼釘固定工程。
|
|
|
9月6日,完成內庭園木棧道右側部分更新工程。
|
|
|
10月11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十八次會議,決議通過本館「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之2017年得獎人為韓承樺博士。
|
|
|
12月15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誕辰126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呂妙芬所長主持。
|
|
|
12月15日,舉行胡適紀念館第四屆「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頒獎典禮。得獎論文是:韓承樺,〈當「社會」變為一門「知識」:近代中國社會學的形成及發展(1890-1949)〉(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7月;指導教授:古偉瀛博士、黃克武博士),由本所呂妙芬所長擔任頒獎人。
|
|
|
12月31日,本館主任余敏玲女士卸任。
|
2018年
|
56歲
|
1月1日,本所研究員潘光哲先生接任胡適紀念館主任。
|
|
|
1月10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四十九次會議,討論今年特展主題。
|
|
|
2月23日,在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56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呂妙芬所長主持。隨後本所向加拿大籍華人劉乃順先生慷慨出借胡適致童世綱書信原件進行答禮。
|
|
|
4月10日,收到北京語言大學席加兵教授(2016年「胡適獎學金」一等獎得獎人)贈送本館胡適先生西文著作影件一批。
|
|
|
4月26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五十次會議,決議今年特展主題並討論文案初稿。
|
|
|
6月9日,贊助台南市永福國小106學年度畢業生「胡適獎」獎狀及獎品各五份。
|
|
|
6月21日,本館與本所胡適研究群就江勇振教授的《舍我其誰:胡適》(第三部、第四部)及任育德教授的《胡適晚年學思與行止研究(1948-1962)》,在特展室舉辦「胡適研究」新書座談會。與談人除本館潘光哲主任及兩位作者之外,尚有王震邦教授(玄奘大學歷史學系退休副教授)、陳以愛教授(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及劉季倫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
|
7月13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臨時會議,討論特展文案內容。
|
|
|
9月17日,特展區之「胡適與蔣介石:道不同而相為謀」、「胡適與林語堂:吾輩已返,爾等且拭目以待」兩特展撤除,進行整修與重新布展。
|
|
|
10月3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五十一次會議,決議特展展版設計稿之修改要點及開幕活動之流程。
|
|
|
10月27日,院區開放日,本館與本所口述歷史組合作舉辦三場「胡適與中央研究院」院區巡禮活動;當日到館參觀人數4,557人。
|
|
|
11月17日,舉行志工讀書會。
|
|
|
12月17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誕辰127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呂妙芬所長主持。
|
|
|
12月17日,舉行「終身大事:胡適及其友人的婚姻人生」特展開幕典禮、〈終身大事〉話劇表演及「五四新聲」合唱表演等活動,隨後正式開展。
|
|
|
12月17日,在特展室舉行《胡適全集》新書發表會,由本院前代院長王汎森院士主持,並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劉季倫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車行健教授、本院文哲所研究員楊貞德教授、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以愛教授,以及台灣大學出版中心總編輯湯世鑄先生等與主編潘光哲教授共同座談。
|
2019年
|
57歲
|
1月21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五十二次會議,檢討本館在國內設置的奬學金辦法;另決議通過本館與台灣商務印書館及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五四運動」百年活動。
|
|
|
2月22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57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呂妙芬所長主持。
|
|
|
5月4日,本館與台灣商務印書館合辦「五四百年紀念活動」,在紀州庵文學森林(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開展。
|
|
|
6月3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五十三次會議,討論與本院數位開放博物館的合作案,及通過「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獎學金名稱更改為「胡適獎學金」,並修改章程。
|
|
|
6月15日,贊助台南市永福國小107學年度畢業生「胡適獎」獎狀及獎品各五份。
|
|
|
8月7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五十四次會議,討論高宗武之孫高昕先生捐贈本館胡適與高宗武夫婦書信原件及照片之相關事宜。
|
|
|
11月13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第五十五次會議,討論《海外英文報紙刊載胡適散佚演講》整編計畫事宜。
|
|
|
12月17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誕辰128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巫仁恕副所長主持。
|
|
|
12月17日,舉行本館與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合辦「胡適獎學金」一等獎頒獎典禮。得獎論文:王志勇,〈流亡港台傳統派知識分子「文化中國」意識探論――以《民主評論》為中心(1949-1966)〉(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2017年5月;指導教授:何卓恩教授),由本院黃進興副院長擔任頒獎人。
|
|
|
12月17日,舉行「胡適與高宗武書信原件捐贈儀式」。由高宗武先生之孫高昕先生捐贈,我方由本所巫仁恕副所長代表接受。
|
|
|
12月31日,本館主任潘光哲先生卸任。
|
2020年
|
58歲
|
1月1日,本所副研究員林志宏先生接任胡適紀念館主任。
|
|
|
2月14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09年第1次會議。
|
|
|
2月24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58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呂妙芬所長主持。
|
|
|
3月21日,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奉院方指示,即日起暫停開放參觀。
|
|
|
6月2日,因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恢復開放參觀。
|
|
|
6月24日,因國內疫情相對穩定,奉院方指示,即日起恢復團體導覽服務。
|
|
|
6月24日,贊助台南市永福國小108學年度畢業生「胡適獎」獎狀及獎品各五份。
|
|
|
8月24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09年第3次會議。(本年第2次會議因疫情未召開,僅提供書面報告資料給管理委員會委員。)
|
|
|
9月29日,完成胡適墓園石階中央的大理石墓誌銘更新工程。
|
|
|
12月1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09年第4次會議。
|
|
|
12月17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誕辰129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潘光哲副所長主持。
|
|
|
12月17日,舉行本館「胡適獎學金」頒獎典禮。得獎論文:蔡旻遠,〈知識分子的人際關係與政治選擇――以胡適為中心(1917-1924)〉(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6月;指導教授:黃克武博士),由本所潘光哲副所長擔任頒獎人。
|
2021年
|
59歲
|
2月1日起,預計至本年12月31日止,為執行胡適檔案的維護與清點,調整展場開放時間為每週三、五、六;團體參觀與導覽仍接受週二至週六的預約,而國定假日及連假期間則休館。
|
|
|
2月24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59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潘光哲副所長主持。
|
|
|
3月17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10年第1次會議。
|
|
|
5月15日,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奉院方指示,即日起暫停開放參觀。
|
|
|
6月16日,贊助台南市永福國小109學年度畢業生「胡適獎」獎狀及獎品各五份。
|
|
|
8月11日,因應疫情趨緩,奉院方指示,即日起恢復開放參觀。唯視疫情彈性調整為每週三、週五及週六,分09:00-12:00/13:30-16:30兩時段開放預約參觀。
|
|
|
8月16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10年第2次會議。
|
|
|
8月24日,公告本館與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合辦「胡適獎學金」之2020、2021年得奬名單。一等獎兩名:楊金華、趙凡;二等獎四名:梁馨蕾、韋巍、樓庭堅、周瑞瑞。
|
|
|
10月6日,即日起開放時間調回全日開放,每週三、週五及週六的09:00-17:00。
|
|
|
10月22日,公告本館「胡適獎學金」2021年得獎名單:博士論文得獎者一名:詹宜穎;碩士論文得獎者二名:阮思瑀、倪管嬣。
|
|
|
11月5日,因國內疫情相對穩定,奉院方指示,即日起恢復團體導覽服務。
|
|
|
12月17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誕辰130週年致敬儀式,由本館林志宏主任主持。
|
|
|
12月17日,舉行「如果我是胡適:關於自由和民主的思考題」特展開幕式線上直播。由本所連玲玲副所長與本館林志宏主任剪綵。
|
|
|
12月17日,舉行「胡適獎學金」頒獎典禮線上直播。共有五位得獎人,包括本館主辦的「胡適獎學金」得獎人三名:一名博士論文獎、二名碩士論文獎,以及本館與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合辦「胡適獎學金」2020、2021年之一等獎二名。由本所連玲玲副所長擔任頒獎人。
|
2022年
|
60歲
|
2月24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60週年致敬儀式暨墓園導覽活動,由本所雷祥麟所長主持。
|
|
|
3月23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11年第1次會議。
|
|
|
6月15日,贊助台南市永福國小110學年度畢業生「胡適獎」獎狀及獎品各五份。
|
|
|
6月23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11年第2次會議。(提供書面報告)
|
|
|
8月9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11年第3次會議。
|
|
|
8月30日,舉辦胡適紀念館社會處方箋活動。此活動是本院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舉辦的「社會處方箋―中研院活動方案」之一。
|
|
|
10月26日,公告本館「胡適獎學金」2022年得獎名單:博士論文得獎者一名:黃琬柔;碩士論文得獎者二名:葉宇軒、梁文昶。
|
|
|
12月16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誕辰131週年致敬儀式,由本所巫仁恕副所長主持。
|
|
|
12月16日,舉行2022年胡適紀念館「胡適獎學金」頒獎典禮,得獎人有三位,包括博士論文組黃琬柔、碩士論文組葉宇軒與梁文昶。典禮採現場及線上同時進行,由本所巫仁恕副所長擔任頒獎人。
|
2023年
|
61歲
|
自2月1日起,開放參觀時間調整為每週二至週六09:30-16:30;遇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休館。
|
|
|
2月24日,於胡適墓園舉行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逝世61週年致敬儀式,由本館林志宏主任主持。
|
|
|
4月12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12年第1次會議。
|
|
|
為配合勞基法並維護訪客服務品質,自5月9日起中午休館,開放參觀時間改為每週二至週六09:30-12:00, 13:30-16:30;遇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休館。
|
|
|
5月16日,舉辦胡適紀念館社會處方箋活動「民國人物走訪 胡適的家」。
|
|
|
6月30日,召開本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12年第2次會議。(提供書面報告)
|
|
|
8月17日,舉辦胡適紀念館第二場社會處方箋活動「民國人物走訪 胡適的家」。
|